倾尽自己的一切,一点也不为自己留下,完全献给*的人有福了。
英国格拉斯哥城的圣约翰礼拜堂在1969年庆祝它的一百五十周年诞辰,他们出版了一本很有意义的特刊来纪念这次盛事。特刊对这家礼拜堂的历史作了简短而又生动的介绍。
在那些有趣的史实里面,其中圣约翰礼拜堂1845年6月8日开幕的故事特别令人难忘。那天所收的奉献如下:
纸币:面额一百镑的两张,二十镑的二十二张,十镑的七张,五镑的九十五张,一镑的四百四十四张。
金币:旧一镑的一枚,新一镑的十枚,新半镑的二十三枚。
银币:五先令的五十二枚,美元一块,两个半先令的四百二十枚,一先令的六百二十七枚,半先令的三百九十三枚,四便士的五十三枚,三便士的两枚,两便士的一枚。
铜币:一便士的四十八枚,半便士的五十二枚,还有一个一分的小钱。
今晚又收到十二镑三先令四便士的供奉,再加上当天不能参加的人的捐款,八镑两先令九便士,这天的总供奉是一千七百七十九镑十七先令十便士,和那一枚小钱。
那一枚小钱特别引起我的好奇,它是谁供奉的呢?他为什么要捐这枚小钱呢?
可能有三个答案:
一、这枚小到不能再小的钱,是由一个无比吝啬的人捐出来的。
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这枚小钱可以代表那种只肯把少到不能再少的钱捐给教会的人。今天的确有人奉献给*和社会的时间、智慧、钱财,少之又少。
二、这枚小钱也可能是圣经里那个穷寡妇的小钱在现代生活里的翻版(路二十一1-4)
这枚小钱可能是某个穷苦的信徒的所有财产,要是的确如此,他的价值至少可以和一百镑相媲美。
三、有些人的确倾其所有,把所有的钱都献上。
这枚小钱也可能是某一位信徒,把他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捐了出来,包括纸币、硬币、铜币和那最小的一枚小钱。
这代表那些有钱,也肯把他的所有全部奉献给*的人,不为自己留下一文。
倾尽自己的一切,一点也不为自己留下,完全献给*的人有福了。
一个小钱,三种情形,你属于那一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