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暮春和仲春之交。在这一天,许多人都会踏青、祭祖、扫墓、插柳、放风筝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都能和‘吃’联系到一起。清明节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清明节,大部分的人会去扫墓,大吃大喝肯定不现实。那么,清明节,都有哪些传统美食呢?
1、青团子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3、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4、艾粄(bǎn)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5、薄饼
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这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习俗。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8、朴籽粿(guǒ)
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9、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0、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
11、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这种食物,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这些美食很多都是地方的传统美食,清明节只有三天假。怎么办!吃不了啊!其实这没关系,我们清明节踏青时可以吃吃其他美食嘛。再说,可以吃大米嘛,毕竟人要吃饭嘛。
最后,清明三天假,稍微放松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