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年,慧能主持法师为感谢程文应捐田之善举在程家嘴修建分庙中兴庵,并由程夫人参事管理香烛收益。【父母此种乐善好施其影响着日后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母】程家的丝蚕坊这个时候也设有分号了。程母这个时候开始读书写诗,她深知既然女儿之身不能为国效力,就随母经营丝帛,记账算息,书写往来契约,她行事利索,算计精准,深受母亲和其他人的夸赞。次年大哥中进士,此时的程母15岁。15岁的程母这个时候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哥哥高中,程家决定在思蒙河修一座桥,造福乡里。她通过自己的双手,以瑞草和粘土为材料让桥更加的平稳、宽敞和坚固了。【瑞草桥的建成表现出了程母刻在骨子里的爱心和智慧】
程母的婚事是由父亲亲定的,此时的程家在当地已是显赫一时的名望之家。他选了苏序的幼子苏洵为程母的对象。【苏味道为苏氏的始祖,而苏杲(苏序的父亲)以孝友著名乡里,他因乐善好施而良田不满二顷,房屋敝陋而不堪。】程文应认为这个家族有任侠尚义的气质。【行侠仗义和乐善好施在后来苏家两兄弟身上也展露无遗,让我感叹,这种情怀和修养,这样的热心助人和同情弱者的情操之所以在子孙身上可见,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热心助人的人,凡是必不为己,所以淡泊名利,居家俭约,这也是苏氏传承的家风。苏杲为人平和朴实,自奉甚俭,待人却很厚道,对士大夫敬重,对田夫野老一样的谦和亲近。这就是苏轼上可陪皇帝老儿,下可陪卑田院弃儿的家风之来处。苏序也是传承了父亲的优良品格,21岁的他,哪怕生处战乱,依然礼葬父亲,以安慰其母,可见其孝道可颂。苏轼爷爷苏序虽不爱读书,但却喜欢作诗,能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积稿数千篇却从不邀功,他虽然是个平和的人,但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却是敢作敢为,他也会在遭逢大饥荒时,开仓放粮接济他人。淡泊与世无争,正直富有狭义精神的一个人。
眉山苏家五世先人之中,没有一个做过官,也都不太喜欢读书科考,再加上苏序这一代仗义疏财,助困济贫,导致经济走向衰弱,但是到了苏氏几代都与眉山大族望族联姻,与程家、史家并称眉山三大家族。
苏洵也是受苏序影响,一生肝胆正气,也是不愿受读书进举之约束,乐于交友,行游,过闲云野鹤般生活。自从兄长苏焕考取功名,直接影响了当时十五六岁“少不喜学”的苏洵,他在《忆山送人》一诗中,表露过他胸怀理想而又放浪不羁的豪情壮志。
苏洵与程文应的相遇是在苏洵第一次进京应试,当他自觉科考游戏不适合自己,去游玩的途中偶遇被人欺负的老者仗义出手被途径的程文应碰到之时。程应文被他的仗义侠勇打动,主动邀请回家一叙。程文应对当时“游荡不学”但却相信日后定能成大器的苏洵身怀好感,哪怕之后苏洵落第回到家中,也不忘两家联姻之事。【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两位长者的远见,也感受到了“相信”的力量。】之后在阵阵地鼓乐声中,程母被迎娶进了眉山纱縠巷苏家,成为了苏洵的妻子,这一年程母18岁,苏洵19岁。至此之后,程母开始了她持家守业、生育哺养、相夫教子,为人妻,为人母之路。
程家当时富有而苏家家贫,但是程母孝顺勤俭,操持着一家的生计,心里也是很要强,所以面对苏洵整日的游手好闲,心中难免郁郁不乐,终日勤劳不息,希望丈夫能够早日感受到她的用心,她继续经营着布帛与织物的生意,为贫困的家庭找到一个支撑点。程母和苏洵接连生了两个孩子都没有保住,接连的打击让苏洵停止了离家外出的脚步,有所开悟,旧稿烧尽,开始发奋读书,苦读六七年,并封了笔砚,发誓读书未到成熟之前不写任何文章。看到苦读诗书的丈夫,程母讲了这样一句给了丈夫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也让他感到万分,她说:“如果你是因怕我太累而学,你不快乐,我又怎么快乐的起来呢?”
苏洵自27岁起闭门苦读,到二十二三岁终于自学成功。苏洵进入学术堂奥的六七年,是程夫人在苏家艰苦创业,强力支撑的六七年,也是一个女人为丈夫、为子女顽强打拼的六七年。丈夫不在家,程母也是尽心地照看着家公家婆,1032年家婆史夫人去世,程母的长女、二女、长子都因染病而不幸夭亡,只有后来的幼女还陪在身边,大家称“八娘”。27岁的苏洵因为八娘的出生,开始反思要学有所用,可是对于丝帛之行道。他依然提不起兴趣,在妻子的劝说️下只能作罢,安心读书。这一年妻子又怀孕了,苏洵又外出赶考,她只能独自撑起家和照顾自己。可是苏洵又考试失败了,妻子快要分娩了,他内疚不已,这个时候程母是这样悦色安慰自己的丈夫的。“如果你是为了我而去读书,我宁愿你就这样天马行空的生活,也不愿意感到一丝丝的不快乐。”【可以看出程母是如此心胸开阔,对丈夫很包容理解的女子】
1037年,苏轼出生,民间还流传着苏洵“梦中摘星”的故事,梦见文曲星下凡成自己的儿子,苏洵欣喜若狂,苏序也是开心不已。张灯结彩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苏和仲是程母取的,苏轼是苏洵取的,东坡居士是苏轼自己取的。1039年幼子苏辙来到世间,两兄弟都是在早晨出生。
苏轼八岁之前都是程母担任他的启蒙老师,苏辙也是如此,之后才去天庆观北极院学堂。他们俩进学堂之后程母才腾出手来继续经营绸缎生意。对于自己父母送的汉阳丝她也不忘记录下来,以便日后还。之后还看中一块地,于是有了自己的新居,这就是后来“三苏故居”。【懂得人情世故,懂得感恩的程母,并且有赚钱能力】
端午节苏洵陪妻子程母回娘家过节,端阳节女婿回丈人家拜节,丈母娘要给女婿送一把伞,寓意着给女儿女婿一家遮风挡雨。苏洵一向不喜欢回程家嘴,怕自己功名不成让岳父岳母失望。在内疚中,他陪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前往,还要会见自己的老朋友新科乡贡进士王方。因为觉得自己不如人,这个时候妻子程母又安慰道:“相公何必妄自菲薄,你现在厚积薄发,如春花秋月,各有的季节。到是和仲、同叔(苏轼苏辙)你们要志存高远,行在脚下,成就一番大事业呀!”【程母每讲一句话都是很有智慧的】当众人要求苏轼去见见王方之子王愿(王弗的哥哥)时,苏轼也是向母亲一样充满智慧的应道:“如是有缘,定会相逢;若为人才,定是我友。”苏家一家大小在程家嘴的所见所闻,程家嘴、思蒙河、晒网坝、瑞峰、平桥(瑞草桥),在跟孩子们讲述瑞草桥的故事后,程母还做了一件很暖心的事情,她请丈夫为它再写个名字,曾经父亲程文应写的看不清了,开始苏洵是拒绝的,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提笔了,苏轼苏辙负责抬起柏木板,程母负责端颜料盒,“瑞草桥”三个字苏洵一气呵成。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王愿,还尝了他家的粽子,当三个孩子站成一排阳光灿烂。之后苏轼吃到包到肉的粽子,回忆之前吃到铜钱的包,都在夸赞他的运气。这个时候王愿介绍是他的妹妹王弗包的肉粽,这个时候的王弗才10岁。他们还在瑞草桥恋恋不舍呢,他们还相约以后去打棱角、采莲子,王愿还说妹妹王弗也要一起去,苏轼爽快答应了。王愿的父亲王方虽然中进士,但是不愿为官,办书院,开班授课,以图清静。
苏洵推崇的是欧阳修,他以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对苏轼苏辙进行文章的指导。苏轼在天庆观完成学业之后留在家中由父母培育指导。此时苏轼10岁,苏辙7岁。
苏洵认为读书明理,学史明志,教子先教德,有德才能成大器,他从史书传记开始培养苏轼苏辙的大眼界,大气魄。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很明显,之后父亲离家游学,程母接着教育两个儿子。而程母注重的是历史教育,他认为,学习历史,不但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启迪智慧,更是培养品德、明辨是非的人格训练。她时常挑选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提出来考问苏轼。“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当时苏轼的习作看出了苏轼的胸怀大志。苏洵在京师逗留了一年多,刚好哥哥苏焕解官还朝,哥哥为了鼓励他写了《送洵不第归蜀》勉励再次落第的弟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