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最近拿起来又看了一遍,似乎跟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风气有点格格不入。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简单平铺直述,语言上没有高跌起伏,对比如今的社会而言,显得有点磨磨唧唧、絮絮叨叨,老人的自言自语啰嗦起来就像紧箍咒一样。其实这是海明威一贯的极简主义写作风格,没有提供更多信息给我们,阅读完什么感受取决于每个人思考的深度和自身的经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看完一本书大家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不同阶段去解读一个故事,感悟都有所不同。
老人的故事很平静的向你娓娓道来,几乎没有什么情绪,就是不断地自言自语,不断的胡思乱想,没有理由,都是自发的表现出这些现象。但是读者跟着这本书的节奏,我会有自己的感受,老人的情绪有时候让我觉得似曾相识。
老人捕获了一条大鱼,并且跟大鱼缠斗,有那么一段时间,老人一直重复。
“一定要记得吃沙丁鱼。”
“不管你多么不想吃,天亮后一定要把沙丁鱼吃掉。”
“必须在沙丁鱼腐化之前把它吃掉。”
没有用大段感人的文字描述老人当时的体力状况与心情,只是借老人的口不断说出要吃沙丁鱼这种话,这很正常,不吃就会饿,饿了就没有体力去跟大鱼搏斗,当时一直重复我要吃沙丁鱼的这几句独白,让我对老人生出心疼的感受,老人既已老,那么身体肯定是年迈的,又孤身一人,在海上漂泊许久,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一坚持就是三天。
每一秒钟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煎熬。很多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境遇,巨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自知自身能力有限却又不想错失,整个人可能表现出紧张兮兮的心理状态。
老人80多天没有抓到鱼,村民或嘲笑,或同情,就是没人伸手援助,只有小孩愿意与他为伍,酒吧老板救济他勉强才能吃顿饱饭。
曾经的“冠军”沦落至此,该有多失落,但是老人并没有沮丧。他只要活着就没有想要放弃,不仅出海,还去了远海,抓到一条大鱼,搏斗几天几夜没合眼,他敬佩这条大鱼。罪孽与否他想了又想。大鱼吃别的鱼,是因为它要活着,老人杀鱼也是为了养活自己,为了不丧失渔夫的尊严。世间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但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生存就不可避免的要剥夺别人的生命,这是人性的矛盾之处。所以老人想不通,因为他想活着,鱼也想活着,他觉得鱼是英雄,其实他也是英雄。
书中老人捕获了大鱼带其返途,是让我觉得最伤心也最担心的时刻,因为在茫茫大海中,天生的猎杀者鲨鱼的存在,我对深水有恐惧感,可能因为小时候贪玩溺水过,所以面对一口深井都没来由的恐惧,更别说深海了。但是老人比我想象的要勇敢的多,鲨鱼来了一条又一条,老人杀了一条又一条,枪没了,刀没了,船桨船舵都没了,最后老人带着一条长长的白骨回了破茅屋。
没有懊悔,因为拼尽全力得到过,没有悲伤,因为拼尽全力维护过。对小孩说,要准备好刀枪、装备,为下次出海做好万全准备。
他失败了吗?老人对过去的辉煌有点念念不忘,多次在梦中重现曾经的灿烂,他真的太老了,可能以后再也无法钓到如此巨大的鱼,他可能连重新站起来扬帆出海都做不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逆天而行,无果!透着满满的绝望感,唯结果论的当代可能要给老人扣上一定失败者的帽子。所以我说不清楚老人是否是个失败者,但我想王小波老师的这段话值得让人思考。
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得目的,这就是失败。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王小波
一战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这本书取自他的真人真事。而《老人与海》写于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刚刚从硝烟战火中安静下来,到处一片狼藉,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依旧挣扎在生存的边缘,那个时代的人们看到这种关怀人类与命运作斗争的故事,自然感同身受,甚至奉为传世经典。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时代更替迅速,忙着追名逐利都来不及,面对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人能安静下来去感受。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人生没有挫折,生活幸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大家终其一生不就是要追求这种状态?
但是,人活着,就会有磨难,无论大小,无论世道如何。面对磨难,有人拼搏、有人挣扎、有人淡然处之、有人自我忏悔与救赎。至于结果如何,自己能接受担当就好,又何必在意他人眼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