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荒废,最后只存在于梦里。而今看到那些将梦想变为现实的人,其实未必比你我聪明,也未必比你我勤勉,是因为,他们有着比你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我们总是喜欢嘴上说说,却不愿付诸行动,而那些优秀的人,高效的执行力已然成了他们对平庸生活最有力的回击。
那到底如何破除只想不做的魔咒,走出平庸呢?以下5个方法供你参考——
01、积极地自我对话
内心噪音太多会造成过多的内耗,延迟我们的执行力,那就要想办法去消除那些噪音。
事实上,完全消除内心噪音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与自己的对话,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将消极的内心噪音转化成积极的自我对话。
当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犯错,内心有各种自责,焦虑和恐慌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
“失败了又怎么样,大不了从头开始。”
“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什么都别想,直接去做。”
当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戳破了那层恐惧的面纱,从中获得了积极的能量,就会明显地发现内心更加平静和谐,行动力变强,而原来一直不敢面对不敢去做的事情,也会变得能够轻松地开始了。
02、拆解目标
当一个目标太大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我们从中获得的常常是挫败感,却很难有成就感。
而只有当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成就感,我们才能够持续地行动下去。对于大脑而言,成就感才是最有效率的激励方式。
所以,可以将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能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小目标,让自己能够在小目标中循序渐进,不断获得成就感,获得正反馈,从而让持续行动下去,最终达成一个大目标。
比如:目标是减重20斤,每天运动一小时,那不妨让自己在行动上的第一个目标设定为每天运动15分钟,当能够稳定而顺利地完成第一个目标,那就可以进一步,让自己每天运动20分钟,半个小时,逐步地提高目标的难度,最终完成最终的大目标。
03、细化任务
在我们设定好了一个合适的目标,就需要对要执行的目标进行任务细化。如上面所说,每天运动15分钟,那进行任务细化的时候,就需要问自己:
这15分钟的运动要安排在什么时间段?
在这15分钟里,要做什么运动?跑步,跳舞还是瑜伽?
如果是跑步,多少速度合适?如果是跳舞,选择什么舞种?瑜伽是偏力量型还是拉伸式?
只有当我们在计划的时候把这些细节的问题考虑清楚,那我们在执行的时候才不会因为需要费力地思考而延迟行动。
04、营造便利
当想画画的时候,如果还在找画笔,找颜料,那只会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耗费掉自己行动的热情。
想要提高执行力,就需要给自己营造行动上的便利,让行动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应具足,从而减少我们行动的阻力。
也就是说,在你做好计划之后,你需要想一想:
这项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具?
哪些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放在哪里可以减少行动阻力?
要跑步,如果运动装备都深藏在柜子里,还需要翻箱倒柜再拿出来,那还愿意去跑步吗?
所以,当要读书的时候,不妨把书放到显眼的地方,当准备学习的时候,不妨关闭手机,免受干扰。
05、内在驱动
当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可以毫不费力地行动起来,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于所做的事情,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不仅仅是达成目标,并且能收获内心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需要去给自己的目标任务构建意义感,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
比如现在的持续写作,并不是想要通过写作赚钱养活自己,而是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将写作作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工具,通过记录,完成深入思考的过程,从而来重构自己;
将写作当做一个沟通交流的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正面思考,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和改变。
这些更深层次的意义感,才能在焦头烂额忙不过来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输出,持续地写作。
直面内心,找到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和驱动力,这是我们摆脱平庸最本质的解决之道。
一个人的执行力强不强,要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地践行。
如果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明确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就会非常坚定,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从而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很多时候,平庸或者卓越,都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动细节中,最重要的不是曾经想到过什么,而是最后做到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