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大年初二,祭财神。祝大家新年发大财。
去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影响了大部分人。但是自己背靠大树,受到影响较小。
因为影响较小,所以计划目标大体完成,输出大体达标。
如果说要输出,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输入。正如跑步,如果没有足够的跑量的积累,配速很难上去,输出的质量和效率就无法保障。
在谈输入之前,先说一个基本的问题。在没有突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理论情况下,人类的精神是无法在物质之间转移的,即使图灵测试已经突破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我们这副臭皮囊还是需要好好保养的,当然体育锻炼就是最重要的保养方式。另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提升输出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的输入,其实都是间接的输入,通俗的说就是读书。读书是不断的攀爬到前人走过的山路,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多看世界的风景。这种输入是认识世界的必要的条件。只有不断的输入书本知识才能逐渐构建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此才能产生输出。所谓的终生学习,狭义上来讲就是指读书。书本知识是在前人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文字化的知识,也许这些在某个纬度是系统性,但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他很少是系统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实践的输入,才是真正的输入,直接讲就是做事。人生就是修行,在不断的做事中慢慢修炼自己内心。做事的最重要的准出就是成事。没有成事的保障,做事就会失去其内在传动力,即便有心也无法持久。去年给你自己定计划加了一个PMP,部分原因就是PMP核心就是通过过程来保障结果,增加成事的概率。做事成事也验证了古人的书本知识,阳明所说心中学事上练。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直接的输入佐证间接的输入。
那么我们做这么多的输入所为何求呢?人生实苦,百年一瞬,何不及时行乐?如果那些残灯寒窗下数十年间接输入,没有成就狭义的范进中举?如果那些日夜煎熬的屡败屡战直接输入,变成可怜河边无定骨呢?如果那些心中学事上练的学说,因时代而成为异端学说而烟消云散呢?我们还要不要那些输入呢?
其实那些浩如烟海的典籍,那些波澜壮阔的事件,那些源自轴心时代的思想火花,都是告诉了我们答案。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仅仅是使用工具,而是使用新的方法保证繁衍,不仅仅在基因上。所以埃及有了金字塔,古巴比伦有了楔形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等等。
人作为高级动物,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基因的载体,基因是自私的。自私基本表现就是活下去,所以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活下去。如果可以的话,人希望自己应该是一直活下去,永生。
早晨起床翻几页最近刚到的成事心法,作者讲到自己的写的东西也许几百年后还有有人受益,这是他写作的天赋也是写作的动力。此外,最近学习的硅谷来信的作者,除了写作之外还在用另一种方式做输出,投资。因此,输出可以表现为写作,投资。写作和投资是除基因繁衍外的重要的永生方式,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写作是成事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自我升级,是一次重要的输出。这和PMP的项目结束之后经验总结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写作只是一种表现方式,另外部分的习俗的形成也是输出的一部分。比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订婚的习俗,订婚是需要彩礼的。男女恋爱其实两个孤立个体之间的交流,涉及的相对比较单纯。但是如果交流层次上升,涉及繁衍,那么问题一定就复杂化。繁衍意味着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物质等等,那么就需要双方认可的仪式来保证这种投入。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都是通过礼来保证足够的资源确保繁衍。无论农村地区的订婚彩礼还是城市里丈母娘要求的婚房,都是直抵人性的深处,也许会被非议,都是一定无法会回避。这种固定的习俗也是经过几千年的做事中提炼出来的,也是输出,只是没有落实成文字。另外婚姻法对这种习俗做了基本的约定,算是写作输出的一种吧。
投资是高阶的输出,去掉了中间总结落地过程,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敏捷的输入和输出方式。古有吕不韦投资异人成为一番伟业,后人也戏说那年的延安创业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风投了,今晨看到张磊的价值和李录的文明现代化感慨投资对当下时代的影响。这些有形或者无形的输出影响了今天的方方面面。
去年输出在写作上基本完成了目标,但是输出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提升。可以业余写作,但时不可以写业业余,这也是对于自己写作输出的基本要求。去年在流水上面基本做到了平衡,也是自己狭义投资的基本保障。今年需要在方法和理论上提升高阶输出的水平。
最后祝牛年都能持续输出,持续迎财神。只有迎到财神才能在初二祭财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