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岁的张桂珍,享受新中国的好政策,女孩子也可以背着书包上学了。小学里,张桂珍梳着两个羊角辫,穿着自家纺织的衣服,自己做的布鞋。每天背着书包 ,哼着小曲,一蹦一跳地来到村委会小学。教室里,整齐的木头课桌,讲堂上有个石头讲桌,墙上有张一米长的黑板,黑板上有个黄油柒绘制的四线格和田字格。语文内容学习拼音字母,书写,看图识字,写作文;数学内容学习阿拉伯数字,加减运算,日常生活运用题等。张桂珍喜欢数学课,上课时竖起耳朵听,算数题,不管什么题型,她都能够列出算式,算出答案。经常被老师叫上讲台,给孩子们做示范。学习用具主要是石板、石笔、铅笔、本本……由于没有经济收入,张桂珍只能拿着鸡蛋到供销社换取铅笔本本。当她拿着鸡蛋来到供销社时,售货员见她可爱,经常去了问她数学题,都能答对后,就对人们说:“这孩子跟了她爸爸了,是块商人的料子,好脑子。”然后,问她想买什么东西了,才给她。有时候,值日打扫教室,张桂珍就从垃圾里找出孩子们丢弃了的长一点儿的铅笔、石笔带回家 自己用或给弟弟用。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学生活结束后,初中需要去离家10里外的乡里学校上,需要住校且每月交8元的伙食费。张桂珍渴望知识,向往初中,但是她却改变了注意。一天,她回到家,在门口听到母亲和本家四叔说:“孩子上初中了,一个月8元钱,我从哪里弄呀?”说着就哭泣起来。四叔说:“嫂子,女孩子就不要供给了,识字就行,你孤儿寡母的用什么供给她?再说了,女孩子迟早都是人家的人,你这又是何苦呢?再过几年打发嫁了就得了……”张桂珍听到此话时,泪流满面,心想:妈妈的确太苦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快到早饭时又跑回家给我们做饭,挣得是工分,没有钱……既然家里困难,那我就不用上学了,一来可以为家里省钱,二来自己在队里干活也能给家里帮衬点,解决母亲的后顾之忧……想到这里,张桂珍跑回家,抱住母亲说:“妈妈,妈妈,我不去上初中了”母亲也摸着张桂珍的头边哭泣边说:“孩子,妈妈对不住你,哭了你了,孩子……”听到张桂珍退学的消息后,班主任老师到家里找到张桂珍的母亲,劝说到:“孩子非常聪明,不上学就可惜了,我给孩子出学费让孩子上吧?”母亲说:“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女孩子识几个字就行了。”若干年后,班主任见到弟弟还遗憾地说:“你四姐可惜了,是块念书的料啊!”说着转过头去,抹眼泪。就这样,张桂珍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亲爱的同学。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经常在梦里梦到自己有钢笔了,自己在初中学校上课了等等。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