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晓枫:写作的那些事(下)

周晓枫:写作的那些事(下)

作者: 高兴平安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19:22 被阅读0次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周晓枫老师在得到启发俱乐部聊写作那些事的上半部分——关于写作,你可能存在着哪些误区,这一篇,我们再来说说,你在写作路上会遇到哪些障碍。

1、灵感枯竭,写不出来怎么办?

我们在写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灵感,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其实啊,在我们动手写作之前,先应该动起来的,是腿。

写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哪怕他才华横竖都溢,也易于变得没什么可写的,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出去。

当我们写东西没什么可说时,在外好好观察你的写作对象十分钟,胜于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小时的苦思冥想。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远方才有诗意,近处就全是苛且。只要用心观察,在自以为熟悉的近处,充满陌生和新鲜的内容。

使自己不枯竭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出发,去观察,去倾听,去等待

作家所谓的“笔触”——要让作为工具的笔,克服自己与他人的间距,有动词化的接触和碰撞;只有做到,然后才能让笔端具有神经元般的感知细胞,笔尖才能有触感。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笔下没有波澜壮阔?因为大气象不能发生在小格局里啊。

当你把一个洗脸盆的水变成一个池塘,变成一个江湖,变成一个海洋……你不用着急,波涛也好,潮汐也好,风暴也好,自然会来。

2、遇到写作瓶颈期,怎么办?

作为写作者,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动笔,不断训练

当我们遇到瓶颈期,写不出血肉的时候,先写骨架;写不出整体的时候,先写局部。

有人说:我一直“想”成为作家——光是“想”没用,“想”不能约等于“不写”的借口。

心想事成只是一种祈福方式,而不是劳动。

苏珊·桑塔格曾说:“学习写作的唯一之路就是写,说你正在思考,这个借口不够好。”

很多问题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被重视,被解决。创作没有成规定法,写什么题材和文体,用什么语感和节奏,这些需要上手才能判断好坏。

训练让我们找到准确的手感,找到顺手的工具和办法,高压锅煎鸡蛋就不那么合适。

有些人总想着以后有时间动笔,憋个大招,要石破天惊。这个过程你总是靠想,就养成了不写的习惯。

这个习惯养成了,你看似没有瓶颈期,其实你是在一个漫长的瓶颈期里,甚至成为终身的,从瓶颈到瓶底了,然后瓶口被封上了。

写作和做所有事情一样,都需要时间的力量。

同样是粮食,看你要用来做什么——煮粥时间短,那样的文字软烂、容易消化可不顶饱;酿酒的用时长,那样的文字令人晕眩甚至产生后劲。

无论做什么,没有决心和耐心,粥不到火候只是硬米,酒不到火候只是糟糠。

所以遇到瓶颈期,不是写作的特例,而是写作的常态,你要接受这个事实,咬牙坚持,并且义无反顾。

3、面对批评和质疑,怎么办?

也许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依然没有取得期待中的结果,甚至可能被批评和否定。

有多种原因,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比如,你努力虽努力,但还没到火候,还不够好。

有人的才华跟葵花似的,远处就能看到;有人的才华跟土豆似的,得靠自己挖掘,得在黑暗和孤独中继续开采,才能找到自己的潜能和财富。

当你还在过程中的时候,有人已经鲜花灿烂,当然注意力、焦点、赞美都不在你身上,但也不用羡慕。

也许你得到的是种子,即使平凡、渺小、暗淡,但里面蕴藏着未来的春天。

有些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礼物,就是包装简陋的,让人当时都看不出来礼物,直到多年之后,我们才会感恩。

所以,这个时候不用灰心,植物成长除了需要阳光,也需要阴天的雨。那些捧在手里的花遇到雨水很容易腐烂,但种子遇到雨水更容易发芽。就把那些批评当作提醒,当作建议,也许就是你未来进步的方向。

也可能,你写得不错,但是还是没有人表扬你。还是那句话,文学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各有偏好,很难被所有人喜欢。

你是很棒的川菜厨师,但这个食客不吃辣,可能就体会不到妙处。文学,你就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要放弃这种幻想。

人人都承受赞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批评;可要是我们像纸船一样不能承受几个否定词语,又怎么能远航呢?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挫折——批评,已经是挫折里面最轻量级的,是打击里面最温柔的动作了。

所以,我们不妨更诚恳地表达,更耐心地倾听。

4、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口技演员,在他有限的胸腔,容纳着万千的声音。

他需要模仿,需要拥有一种近于附体的能力——他要做的,是对万事万物的尊重、倾听与学习。

他的眼里、心中和笔下,如果只是“我我我”,是走不长远的。

罗兰·巴尔特说过:“应该把作家想象为在一组镜子里迷路的人,哪里没有自己,哪里就是出口,哪里就是世界。”

打磨自己的内心,触及他人的世界,擦痕可能会带来痛感,但只有这样,文字才能释放光亮。

每个写作者,都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微弱的火光,抵抗着黑暗和寒冷,照耀着自己和他人。

这样的火光虽微弱,但只要能彼此映照,便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为明亮和温暖……

非常希望在写作的道路上,与你们相遇。

相关文章

  • 周晓枫:写作的那些事(下)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周晓枫老师在得到启发俱乐部聊写作那些事的上半部分——关于写作,你可能存在着哪些误区,这一篇,我们...

  • 周晓枫:写作的那些事(上)

    写作,一直是我的一大爱好,尽管今年以来繁忙的工作使得我在写作上投入的精力变少了,但这份爱是不变的。 在最近一期的得...

  • 如何提升写作力(第六讲作业)

    如何提升写作力(修改前) 今天听《得到》音频,主题的内容是关于写作,主题的邀请嘉宾是周晓枫老师。周晓枫....(介...

  • 听周晓枫讲座

    今年上午9点半,我聆听了作家周晓枫的直播,主题为《散文的困境与突破》。 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

  • 周晓枫:仅从一个文人的不安与不忍心出发

    乘着假期,又读了一遍周晓枫的《宿命:孤独张艺谋》,重温一个作家的侠义与担当。 此作动笔之前,周晓枫已经深知吉凶未卜...

  • 倾听与尊重

    上周三启发俱乐部请来著名散文作家周晓枫做演讲,在演讲的最后,周晓枫老师用一个故事做结尾,这个故事很有趣,听后很受启...

  • 约谈 - 草稿

    晓雪,桂萍,雯怡,周枫,圳怀,圳玉。

  • 周晓枫讲座记录

    今天上午是著名散文学家周晓枫的讲座《从千人一面的散文到一人千面的散文》。这是个智慧幽默兼具的作者,自嘲自己是审美趣...

  • 透彻的悲观|周晓枫

    我特别喜欢启发俱乐部那一次周晓枫老师的分享,老师讲起来非常温柔、感性、优美,实实在在地让我领略了文字的力量。 作家...

  • 黄婆婆

    『周晓枫说:“没有谁能够始终晴朗,命运里我们总记得那些晦暗时刻……记得大雨如注,记得足够的泥浆。”』 作者|年宝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晓枫:写作的那些事(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fi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