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意必固我--人之大忌

意必固我--人之大忌

作者: 杨洪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06:37 被阅读0次

       孔子一生以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求自己。

       “毋意”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普通人一天的思维绝大多数都属于猜想,得意、失意、欢喜、烦恼有多少大多心意猜想而得,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此而来。因此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臆断、凭空猜测。

       “毋必”的意思是指对事情不能绝对肯定。孔子的第二绝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辨证思维思想,所谓事无绝对,天下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是绝对必须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一分为二,才是正确的。

       “毋固”的意思就是不能拘泥固执,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内容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固执,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变得偏执极端,所谓兼听则明,怎样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毋我”的意思就是不要自以为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人是我们常见到的。我们自己有时也难免自以为是。春秋战国到现在从孔子的学说盛行开始,人们一直在和自以为是做斗争,即使我们一直在努力还依然经常自以为是,那些目空一切的人们自以为是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一个希望自己有所作为的人会一直注重自身不足的弥补。

       想想看,这与佛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其相似!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过分在意他人感受的,被虚名浮利支配的,不明白世间无常人生无常的,烦恼怎不如影随形?!

相关文章

  • 意必固我--人之大忌

    孔子一生以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求自己。 “毋意”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普通人...

  • 跟随樊登读 听《梁漱溟讲孔孟》下——有感

    续 七、谓“毋意必固我”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态度,可以叫做“四毋”,分别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就是别瞎...

  • 绝学論

    仲尼绝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必固我,无我无为之道矣。无意曰:槫心斋,无必曰:无执槫必圆。无固...

  • 道德经(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

  • 2021-09-29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之:败人非傲即惰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论语》里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四个毛病:意必固我。意必固我,...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

  • 学习《道经》第三十六章 以柔克刚

    原文: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

  • 老子语录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

  • 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必固我--人之大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fi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