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边界的理解就是距离,物理上的边界很好理解,国家之间是有一条界线的,做生意也是一条界线的,两个家庭之间也是有界线的,我们和陌生人之间也是有界线的,大家都在自己的界线里,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及收益。一旦侵犯别人的边界,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有一句话,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就是侵犯别人边界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们不会去管一些别人的闲事,或者跟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有尺度,这个尺度往往在尊重对方的情况下,这个尺度其实就是边界,也就是距离,我们双方相互觉得舒适的一个距离。
但为什么我们在处理亲密关系跟亲子关系的时候,却搞不清楚边界,不断的侵犯别人的边界,最可笑是目的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甚至目的是为找到痛苦。因为我们在精神上的边界出了问题,其实边界在精神和物理上其实是相互掺杂的,因为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并不是指智慧,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一种遵循惯性思维的东西。我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行为的指导,然后通过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在的不安全需求。我们在自以为是的模式下,如同的线木偶一样被自己的思维所控制。要从这种状态里跳出来,除了需要觉查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就是行知合一,通过行为改变自己的思维。
首先跟孩子或者伴侣保持物理上的距离,不要过度靠近。
因为我们跟恋人在蜜月期的时候获得了一个错误的经念,那时候相信大家都一样,跟恋人黏在一起,就像被502黏着一样,感觉最亲密的人就应该保持这样的模式,一旦不是这种模式就会出现问题,这种经验延伸到亲子关系之后就产生大麻烦,我们以前往往认为我们跟亲子之间因为存在血缘关系,所以这个关系比亲密关系更加的牢靠,要更加的亲密。
同时在婴幼儿期的抚养过程,孩子对我们的依靠,同样也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类似错误的经验。
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家长,其实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因为我们内在的焦虑,担心,产生的不安全感,导致我们无法正确的处理边其实我们现在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同样也是这个错误经验导致的,因为在蜜月期的时候,对方就是所有的一切,特别是女人,在这个时候的智商是零。在那个时候,每一个人几乎都是没有自我的。
等到24个月的荷尔蒙分泌结束,我们大部分人就开始理性的思考自己的问题,我们并不想失去自由,在蜜月期的时候,其实我们处于类似一种“无我”的状态,蜜月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内在的那个“我”,又重新起来,那些评判,那些要求,那些委屈,那些期待,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差界问题。
那么我们自己认为的蜜月期的相处模式,应该一直持续下去的想法。
其实第1点,是由自己的思维造成了幻想。
第2点,我们觉得这样的想法对方要遵守,而我们自己并不需要。
第3点,我们而且还看透了对方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他要求我们坚持这样的模式,而他自己不需要。
以上这3点套用到亲子关系也同样适用。
那么在如何处理好物理上的边界,三不原则里有个很好的说法,有求必应,不求不扰。
我经常跟家长建议是,保持5m上的距离。
因为人和人过度靠近会产生压迫感,关于这一点,相信家庭中处于弱势的那一方能够在伴侣身上感受到这种压迫感。
没有人喜欢自己被人24小时盯着,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在我们自认为能够驾驭的时候,或者我们认为是鸡毛蒜皮小事的时候,我们并不希望别人来评判。
我们只有那种不太笃定的时候,才需要获得外部的支持,这个时候我们才需要别人的评判或者建议,这个是我们主动要求别人对我们评判。
跟我们主动去评判别人是两码事,不要搞混了!
爬西山,原来我还挺美的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若懂我便是晴天你若不懂我,我生不如死,你若懂我,便是晴天!
妈妈从小也是被忽略的,缺少爱,缺少认同,缺少关注,妈妈没有,也给不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