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喜气的成长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17:31 被阅读0次

    推荐指数:四颗星

    难易度:三颗星

    易读指数:五颗星

    这本书是被多次安利终于拿起来读完的一本。对话的文体让阅读感觉很棒,会有在不知不觉间就读完一半的惊讶。书里的知识点与思想很容易理解,对于人生意义有迷茫的人来说也会给到新的思路。书里有两个词语和三句话给了我很强的思想冲击。这种有内涵的书籍建议隔段时间就拿来看看,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值对于很多观点会有更深及不同的理解。

    以下是书内重点话语的摘录及整理,为了方便理解,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附赠手绘思维导图一张。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目的论)大家都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出来的一种“手段”而已,也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

    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到的。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改变现状的第一步是要有“摒弃现状的生活方式”的决心。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注:有目标并行动,而不是空想)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获得幸福的勇气”。

    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感觉被疏远才会孤独)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自卑感(一种感觉)是“追求优越性”的一种表现,“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纵向关系)

    自卑情结(一种状态)表示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活在主观世界中。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主观解释。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注:逃避自卑感而创造的心理状态。)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夸耀不幸”: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在同一个平面上即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段超越自我。

    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横向关系)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全世界都看成“敌人”。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个人的私愤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的持续。

    个人的私愤也是一场“权力之争”,其目的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私愤第一阶段是权利之争,第二阶段是复仇。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利之争。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利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人的行为方面的目标: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人生谎言”: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课题分离:

    这是谁的课题。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是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够获得自由。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把他人看作伙伴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重要的指标。起点是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但你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行为原则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

    归属感的获得为直面“人生课题”。融入的方法是“我能给这个人什么”。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

    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肯定性的达观”。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够改变的”。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尼布尔的祈祷文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建立共同体感觉的三点方法:

    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人生的指南针)

    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信赖是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他这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他者贡献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奉献精神”: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潜在性的人生”: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

    “现实性的人生”:“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的力量无穷大。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gv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