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共读《自驱式成长》第一、二章。
养育孩子最本质的问题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并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
自律强调的是自己听自己的话,自己守自己的规则。这份“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才是孩子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动进步的源泉,才是主动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当家长的,终点在哪里?不让孩子在“能做什么”上有主动性,他们自然会在“不该做什么”上有极强的创造力。一个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就会以自己决定的形式,来毁掉自己生活。因为这最起码能证明“我的生活还在我的掌控中”。
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自主权可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将餐盘一分为二,再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吃哪一半,才是让一个挑食的5岁孩子吃蔬菜的最好办法。作为父母,我们其实并不是要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之定下的道路,而是要帮助他们成长,进而让他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终究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我们学习要成为顾问型父母,做出改变在本质上是孩子自己的事。你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得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感。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你的职责是帮助孩子们学会怎样掌控自己的生活。在解决孩子问题时,倘若父母比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劲,那他们的孩子只会每况愈下,而非逐渐变强。你不能逼着孩子做他本不想干的事情,只有接受这个事实,才能真正“迎来和平”。权威型养育模式,需要的是支持,而非控制。这种教养风格强调自我导向和成熟的价值观,而非一味顺从。
对于孩子作业,真正的问题是一种感觉,一种关于“谁对什么负责”的内在感觉,有的孩子将他的作业视为自己的责任,因此也就乐意为自己做作业。
我最近换掉教育行业,其实父母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帮助孩子树立梦想,找到内驱,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