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创新”看“兵贵神速”

从“创新”看“兵贵神速”

作者: 塞上暮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02:55 被阅读0次
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敦刻尔克

如果说产品的创新取决于市场洞察与科学发明的交集,那么若将我们所从事的领域看成一个战场的话便是要善于分析战场局势与所拥有的技术装备,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战术思想。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所看过的一场电影-敦刻尔克。回想所看过的历史书中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前前后后,似乎更明白了从旧有思维中提炼出一种崭新的思想是多么有威力,这种创造力更有助于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中抓住机遇而且可以一击致命以达到兵贵神速的目的。接下来,我就借敦刻尔克的故事来闲谈一下创新。

1940年的5月25日,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撤退行动,几乎动用了当时英法周围所有大大小小的船只,将30多万英法联军撤出了欧洲大陆。可回想几天前还昂首挺胸的英国远征军,如今的绝望似乎只是一场噩梦,这噩梦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最初在西欧战场,英法联军有着147个师、约3700辆坦克、3800架飞机、14500门火炮。而德军方面,141个师、约2445辆坦克、3100架飞机、7558门火炮。且从进攻与防御应有的兵力理论比例来看,英法联军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军事理论中,进攻方若想与防御方一决高下的话,兵力比应该为3:1),可理论上能敌德军上百个师的英法联军为何在战争初期败的一塌糊涂呢?我觉得德军将领军师思想的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40年5月10日,当英法联军还在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里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候,精明的德国人以A,B两个集团军掀起了“黄色计划”的军事行动。被誉为德国坦克之父的古德里安,以自己的第19军为先头部队突破阿登山脉,一举撕开了耗费2000亿法郎打造的马奇诺防线,从而主宰了英法联军这场噩梦的开始。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次英法联军的失败却绝非偶然,而要追溯到最初军事思想的准备上。可以说军事思想是一切战争结果之母,正如我们个人的思维决定着产品最终的走向一样。固守常规的英法部队仍然把防御视之为更有利的作战样式,从而缺乏对进攻性战法及武器的研究,将自己的安全全部交给了马奇诺防线这个纸老虎。更令人讽刺的是,装甲部队机动作战的战法最初的专利属于英国人,可老化的思维模式接受不了作战方式的创新,依旧将坦克部队作为步兵的辅助装备。而德国呢,一举打破了保守的思维模式,接受了以古德里安为首的新生派将领的军事思想,大力推动了装甲部队的发展,“闪击战”便也由此而来,横扫欧洲,世界为之膛目。

从5月10号开始,仅用了10多天的时间,英法联军便被逼退到敦刻尔克。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4号希特勒给前线的陆军军官下达了“休止令”。正是这个休止令让古德里安仰天长叹,也让30多万英法联军得以从阴曹地府回到阳间。这又是为什么呢?似乎现在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谁也无法完全猜透当时希特勒真正的想法,可若抛开政治等其他因素,单从战场局势分析,依然可以想象成新旧军事思维的碰撞。只不过这次的碰撞属于德军内部,并且旧有的思想拖慢了新式思想的脚步。抛开戈林贪功心切,不想陆军独捞油水的想法不谈。当时身处前线的德国陆军军官除古德里安及其信徒之外,依然有一批传统的将领。他们坚信装甲部队当时的损耗以及前后部队的衔接才是最主要问题。且一想到1914年一战时期,濒临失败的英法联军上演的“马恩河奇迹”总是心有余悸,担心这种创新型的军事思想会自食恶果,所以这部分传统将领完全支持休止令的决定。虽然,最终这些偏向传统军事思维的将领也觉得休止令可能耽误了大好时机,但也足足耽误了48个小时的进攻时间,而正是这48小时的喘息,历史上才有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

由敦刻尔克前后德军胜而不胜的最终结果来看,在局势与技术交集中的创新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初将英法联军打的溃不成军是因为创新的军事思维而起到了兵贵神速的作用,新思维代替旧思维的变化总会让固守成规的人吃一次苦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抱变化的原因。而之后德军机会的错失,则是因为执行新的军事思想不够果决,被太多历史的问题拖住了脚步,我们分析历史是为了在将来不会因同一块石头摔倒,却不应被同样的焦虑所困扰,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周围的环境瞬息万变,而机遇千金难求,如果说我们洞察市场与现实中技术实践的交集是创新的话,那么创新与实践的交集便是机遇了。

以上仅代表对于敦刻尔克撤退这一历史故事的个人观点。

相关文章

  • 从“创新”看“兵贵神速”

    如果说产品的创新取决于市场洞察与科学发明的交集,那么若将我们所从事的领域看成一个战场的话便是要善于分析战场局势与所...

  • 从见识看创新

    李善友在《颠覆式创新》说道,“原有体系之内是常识,体系边际之外的是见识,见识比常识更重要。” 小时候我们看到武侠小...

  • 从垂直创新看香港

    记得香港一位同学工作第一年到香港实习,回来后大喊无聊,说一个地方无聊不无聊,其实和地方关系不大,基本只和人有关系。...

  • 从生活细节看创新

    最近,我在听罗胖的每天六十秒语音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他说了一个现象:大城市的街道上都铺设了盲道,...

  •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 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的角度说,增加速度V可以增加成果nmV。 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郭嘉说:“兵贵神...

  • 兵贵神速

    职场如战场,你的敌人不是你的同事而是你的工作,工作如行军打仗,兵贵神速。 拖延症在工作当中是应该被摒弃的,有的人做...

  • 兵贵神速

    当过兵的都知道,兵贵神速。行军打仗,速度非常重要,放在这个和平年代,就是要快,无论做什么项目,速度要快,姿势要帅。...

  • 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

  • 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

  • 从哲学角度看“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创新”看“兵贵神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kv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