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自己也还算个文青吧,虽然不正宗,但是也会偶尔写写小诗,写点散文感悟什么的。这两年看来都是些无病呻呤,已经没法回头看了。但是,谁的青春没这样“病”过呢?这两年,阅读书籍从虚构类的小说等书籍转向非虚构作品后,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实用工具类,思维也跟着由感性偏向理性。越来越想明了一件事儿,所有问题考验的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你不具备这项能力时,那么它就成了麻烦。
不要说你早就知道,如果你真的知道,你就不会有下面这些抱怨和迷惑:
领导交办了新工作后,因为从未接触,便开始抱怨,什么嘛,都没做过还喊我?
身边的人都结婚了,我为什么还是单身?啊,又快过年了,回家又要被八大姑七大姨催婚了,怎么办,怎么办?
为了带孩子,我辞职当了家庭主妇,每天累死累活,还没到七年之痒,他就在外面找了小三,负心汉,相信男人,母猪都能上树。
……
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是不是有一种躺枪的感觉?如果都没有中,恭喜你,已经摆脱了这种困扰,这篇文章也不用看下去了。
但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大部分的人,都还在其中挣扎。
从本质上说这些考验的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又需要理性的思维。人是理性和感性的并合体,有的人能切换的更快,有的人切换的慢,甚至不能切换最终成了怨妇。凤毛麟角的人,是因为掌握了其中的要义,懂得不断学习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而很多人,还没有这种意识,或者说是清晰的认识。比如,前面写的文章《你真的不能写作吗》所提到的,说不能写的只是没有意识到可以写,哪些能够写。而这种无意识最终成为写作的障碍。
当然,这种意识与家庭背景、学识、工作经验等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可是,你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不能自我学习呢?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首要在于意识,如若我们能早一点有这方面的意识,刻意的去训练,可以在理性和感性间切换的更快,就会越来越懂得转换思路、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注意,解决不是一定要自己做。
一直以来,笔者是那种反应很慢的人,这里的反应慢主要体现在跟别人交谈时,不能马上找出合适的话语来应对,彼时总以为这是性格内向造成。基于这种判断,便从未分析其隐含的原因,听之任之。最近,发现不是这样的。当自己积累的多了之后,再与别人交谈,很容易找到其中切入点,甚至是破绽。反应慢证明之前是懂得太少了,并不能怪性格。
如若早一点知道,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或许早就改变了。可见,这种意识是越早懂得就越好。
李笑来老师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举到个这样的例子:
美国密执安教授卡尔.韦克讲述过一个奇妙的实验: 把一群蜜蜂和苍蝇装进同一个玻璃瓶里,将瓶子横着放平,让瓶底朝着窗口,看它们会有什么结果?那些向来善飞而又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瓶底附近飞舞,一次一次撞到瓶底,企图找到出口,直到筋疲力尽,累饿之而死。苍蝇可不管什么瓶底和瓶口,哪里光明还是黑暗,在瓶子里乱撞,不到两分钟的功夫,纷纷从瓶口逃之夭夭。
事实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敏感,按照它们的逻辑只向着光飞,结果固有的常识害死了它们。
卡尔.韦克的总结是: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笑来老师的总结是: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就会有一天倒霉。
笔者的总结是:综合起来考验的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一根筋的人认死理,脑袋转不过弯儿,肯定是要吃亏的。再放大一点,守着固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如蜜蜂一样自己害死自己。而在这个例子中,换个对蜜蜂有利的环境,死的肯定是苍蝇。蜜蜂也罢、苍蝇也好,正确的做法是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不同的应变。它们不能,换个环境就死了。而人可以,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有一类人能摆脱困扰,其实是个伪命题。于他们而言,不同的是,这只是问题,不是困扰。问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必须被解决的课题。他们不是摆脱,是具备了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到达到某一高度时,可以很快的应对。
近来流行的10000小时理论,很多人都通过独立思考后进行了解读,不是一根筋的埋头苦练10000小时,而是有意识的训练。什么叫有意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练,而且要具备随时调整方向、思路的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需要有意识的训练,还需要一生来修炼。思考、行动、复盘、再思考、再行动,复盘,如此反复。
题外话:
复盘:指的是在写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