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36岁,基层公务员。
个子不高,穿着淡蓝色衬衣,看起来干干净净,应该对自己有一点要求;长相没有特别之处,辨识度不高,如果以后再遇到,我不一定能认出来。
自述:三个月前,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一直在医院陪护,状态不是太好;一个月前,老人去世,处理完丧事状态尤其不好。
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工作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在百度上搜索查看,怀疑自己抑郁,希望通过咨询能确诊、改善状态。
问:“能具体说说工作、生活的状态吗?”
答:“对工作提不起兴趣,领导要的材料能拖就拖,拖不过去才硬着头皮交上去,质量当然没有办法保证;基层公务员工资收入不高,还有房贷要还,孩子十岁,都是花钱的地方;感觉工作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眼能看到退休,觉得做的都是无用功;最近情绪不好,易怒,在单位和领导、同事相处还行,能控制自己,回到家就不行,对媳妇还能忍忍,对孩子一点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发火,有时候就动手,事后自己也挺后悔;有时候想想,自己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没有资格胡思乱想,生活还要继续!”
问:“既然不喜欢,有没有想过改变?例如换个工作或者环境?”
答:“想过,不行!自己能力有限,年龄大了也没有魄力去辞职,还要还房贷、孩子上学等等,实在不敢冒险!”
问:“你所在的部门是负责什么工作?”
答:“招商引资,就是点缀,我们也找不到正真的投资者,正真想投资的也不用通过我们,特别无聊!”停了片刻,他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就是抑郁了,你说是不是?”
问:“知道为什么会对孩子控制不住情绪吗?”
答:“因为他太淘气,我情绪不好,也有责任!”
我回答他:“因为孩子弱小,没有反抗能力,你的情绪在发泄完之后不会有后果,而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妻子,你控制不住情绪,随意发火,都会有后果产生,甚至后果很严重,所以你的潜意识经过评估,就做出来对你最有利,后果最小的选择!”
他多次问到自己是否抑郁,看得出他很紧张,于是建议他去精神科做专业的检查,进一步排除。
如今,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心理咨询也有粗浅的了解,但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有的人会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忽视心理问题对个体的危害,而有的来访者会通过搜索引擎,随意给别人或自己贴标签,对号入座,自己“确诊”心理疾病。
例如比较常见的“他有强迫症”,“我有抑郁症”,“我有社交恐惧症”……
这类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心理疾病的不了解。
两种常见心理问题简单图示:


真正的心理疾病,没有那么简单,不能通过简单的自查来确诊。著名香港影星张国荣、国内影星乔任梁等等,都是抑郁症患者,并因此失去生命。
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是一种潮流,更不是一种时尚,如果真的有心理疾病,需要及时、专业的治疗。
心理疾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必须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进行诊断。
抑郁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也不必谈其色变。
如果怀疑自己有相应的心理疾病,可以先对照权威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再选择心理咨询机构、专业的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进一步确诊、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