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作者: 女侠瑶小瑶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7:19 被阅读0次

      三.  建立起个人信仰才是 “立”

        在这里还是想引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里的一句话:“凡事以终为始,借助信仰的力量。”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一惊,毕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排斥一切唯心主义的,我们需要相信科学,相信物质世界,我们所有认知都是在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对于物质的分解及认知上。我们提倡理性,逻辑这类冷冰冰但有力易把控的词汇,排斥天道,信仰这类有温度但却充满不确定性的词汇。

      静观天下,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发展和便捷,但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从环境来说,科技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破坏,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去追求“GDP”和“KPI ”的数字漂亮,而忽视人文的发展。甚至出现了金钱至上的局面,炫富的世风下透着也渗透着浓浓的精神匮乏。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信仰的缺失若事事都以金钱和“KPI”至上,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悲哀。而我们这一代,见证着国家迅速崛起,也感知到了精神的匮乏与茫然。因此,建立起个人信仰尤为重要。

      这个信仰不一定非得是宗教,哪怕是一个座右铭,譬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若没有信仰,就如人生的这个旅程里,没有一个有效的地图与指南针,会去时常怀疑人生的意义甚至缺乏了生活的动力。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我的信仰是大乘佛教,也是带我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最有力的力量。我虽称不上一个合格的佛教徒,也更没有出家的意愿或者完全沉溺于宗教的修行方式里。

      我所信仰的可具体说为,佛学里浩如烟海的智慧,哪怕里面一小滴融入于心,便可给人生带来很多力量与驱逐烦恼。

        尝试接触佛学也是在我的人生至暗时刻,当时已经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与哲学的书,包括阿德勒和斯多葛学派等,但似乎都没有寻得想要的人生答案。

    后来比较让内心震撼的还是读到日本著名的哲学及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著的《心法》,其中讲到了“六波罗蜜”。  也就是 让人一定要“布施 ,精进,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遵循着六波罗蜜法,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可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当时一看到这里,似乎如黑暗中拾起一盏灯,而这充满智慧的六多罗密法正是来自大乘佛教思想。而 稻盛和夫也是一个很好的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及管理企业的一名伟大的智者。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以此我自己开始接触大乘佛教经典,起初我从《图说心经》和《图说金刚经》开始学习经典经文,才感觉视角一下被打开。之前被误以为可能是封建迷信的佛学原来蕴藏着如此大的智慧,但经文太多太散,且很多论典也是晦涩难懂,我业余时间有限,无法自己系统习得。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后来也可能是因缘聚合到了,在2018年的时候,我偶然得到了报名佛学会的机会,才正式进入学会通过业余时间进行系统的闻思修学习,也包括线上的学习,以此算是正式步入正法。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也才明白自己以前的状态实则就是“无明”。在这里,不想太多讲关于宗教的事物,只想分享对于佛学智慧带来的融入生活中的体会,毕竟末法时代,对于佛学误解太多。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1.“轮回里,众生皆苦”

    很喜欢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一段对话:
    小女孩马蒂尔达问杀手莱昂:“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莱昂回答说:“总是如此的。”

        佛学里讲作为人道,便会感知 行苦,老苦,苦苦。爱别离,求不得,生老病死,谁有逃脱不了。听起来很悲观,但这确是事实,若细观周围,每个年龄阶段的人,每个家庭,每个职位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烦恼。烦恼如三千丝,剪不断

        在深刻了解这句话后,我变得不在那么自怨自艾,之前总是去着眼于别人的好,总觉得自己是最惨最差的那一个。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其实本就是愚痴的表现,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是绝对轻松的,都有着各自的烦恼。我所感知的烦恼别人没有,但别人有的苦痛我也不一定能尝到。

        那是不是就一直沉浸在苦里做个悲观主义者?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人定胜天,但这里的“人”其实不是指人本身,而是指人的心,只有心安定了,才可以战胜苦痛。就像那句名言:“真正的勇士,是识得人生真相后依然勇往向前。”

          而“众生皆苦”只不过是帮我们揭开了人生的真相,而不是让我们沉溺其中。深刻体会到这句话,会让我们对他人及各种生命,包括动物们升起悲悯心,也不会容易去执着于人生中的得失。这本身就不是一种智慧么?

    2.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因缘中修行。”

      前段时间,很流行一段话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and died at 50.

    却在50岁去世。

        曾有段时间,我沉溺于自己的所谓的失败与各种得失中,也正是导致我期间在至暗时刻里差点走不出来。

        比如,我打算继续读博,却想到自己相对于同龄人,已经落后很多了。毕竟按照正常一直读下去轨道的人来说,我这个年纪,别人已经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了,而我却刚开始。

      我们从小总是在被比较中长大,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情况机缘确实是很不一样的,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你都无法复制。

        有的人可能很早顺利博士毕业,但因为没有经历过真正社会模样,依然会陷入各种烦恼。而我,在积累充满价值的工作经验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及读博的理由。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博士已经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  这就是经历及相信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因缘中修行,所给我的财富,让我不再纠结于短暂的得失中。

      所以我才打算抛弃成见,跨专业从教育学成功申请了海外管理学博士,并且在周围人都安定情况下再次出国进修。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大胆和匪夷所思的决定,但在我看来却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世间真没有白走的路,在看似落后于他人 甚至弯路上,都能得到自己的风景和感悟。与他人比较是最没有价值的自我贬低或增长傲慢的方式,因为这世上,总有比你快很多的人,也总有比你慢很多的人。而这个快或慢,好或坏,真实的感受也只有当事人知道。

        其实人生就像马拉松,如果一味去看别人的速度和跑道,便会慌了自己的节奏甚至无法坚持跑下去。而只有专注于自己的跑道,找到自己节奏时,一呼一吸便都可成为独特的风景。

    3.“暇满人身难得”

        佛学里形容瑕满人身指的是没有任何喑哑,没有堕入业季颠倒行业(如妓女,猎人),可有自己的选择权去度过自己一生的人。

      《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一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大海里随着惊涛骇浪翻上翻下,一会儿冲到东,一会儿冲到西,一会儿又沈入海底,好容易冲上海面吸口气,立刻又被大浪击入海底,痛苦不堪。

        如果,在剎那浮上海面的时候,很幸运地碰到一块木板,这木板又很凑巧中间有个孔眼。盲龟东碰西碰的,竟然有幸碰到了孔眼,赶紧把头从板孔中伸出来,总算能深深地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而且保证它再也不会被打入海底了。这对它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庆幸!以这个故事来比喻人身非常难得,得到便是很大的幸事,且一定要珍惜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听起来可能像神话,但若仔细思维,才能真正的有意识到生而为人的幸运与珍惜此生的道理。

        其实我们人何尝就不是这故事里的盲龟,在轮回这个苦海里漂泊,会感知到生离死别,世事无常各种苦而不自知而能将头有幸钻入都木孔里于我来说就是真正认知到生命的真相,意识到此生只有自己可对自己负责。想比于动物旁生,作为人不会面临被等待宰杀或者关在笼子里的命运。

        现在这个时代,生而为人几乎意味着生下来几乎就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我们被视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相比于战乱时代的国家,生在和平年代及国家,我们有着很大的自由权,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没有人真正会逼着你去做选择,你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也正是意识到这点,我开始正视“拖延症”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意识到无常和人身难得的概念。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珍贵于幸运,就应该升起很大的欢喜心。

        只有意识到这点,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所在,好好珍惜自己的这个人身,以及人生。不去浪费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而去思维此生应如何有意义的去度过,当下如何度过。毕竟暇满人身如此难得,怎能保证以后还是人身?

        也只有当下,就如越南禅宗大师讲的,茶香只在此时此刻,手中的茶才能有此温度,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

        而此时此刻,今生今世,生而为人,理应重审自己的价值与珍贵,而不应去念过去与畏未来。珍惜此刻的人身,人生,能够做到不虚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智慧。

          以上都是我习得的小小一缕智慧,若能真放大捂透放在生命的长河里,我想,不说很智慧,但至少不会再那么迷茫与慌张。

              而我此刻处于三十岁的人身,给自己此生立下的新愿便是希望自己可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你好,三十岁,

      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不“立”又如何?(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pu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