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车站取货,路过附近的地摊,顺便买了点水果。
老板写块牌子“10元5斤”,我一看,果还可以啊,就停下来挑选。挑了大约两斤,拿给老板一称,6块多。我一算,6块多,也就是三斤多,我看这果应该不够称啊。就和老板说,感觉称头有点虚高,感觉才两斤,老板没接话。
我心里想,称头不足,缺斤少两是地摊的常见现象,不必纠结。所以干脆和老板说,6元整可以了吧?老板一听,说你给多少就给多少咯。
哈哈哈,看来老板也是心虚。在我支付后准备走,老板补充说,卖这么便宜,一般都不会足称的。我一想,其实也是。如果都足称,又便宜,老板们都没钱赚了。
但是对话过程中,我发现这老板倒是很诚实,反而让我心安。我对这位大胆承认自己称头不足称的老板,有一种赏识,起码这是一位有良心的摊贩,只是市场原因不得不做的策略吧。
看着一排排不是官方允许摆放的地摊,我感觉到传统的地摊,其实就是这样,只是现在由于政策原因,越来越少见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地摊也会逐步转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