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育儿的心法——参加家长俱乐部有感

育儿的心法——参加家长俱乐部有感

作者: 慢慢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08:12 被阅读0次

前天,参加了疫情之后第一次的家长俱乐部课程,原定2个小时的PPT一页都没讲,大伙都沉浸在近期亲子关系的分享上。

我体会到了新妈妈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缺乏育儿知识和经验显现的焦虑不安,亲子关系相爱相杀;看到了老朋友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调整从而智慧从容的引导孩子成长,亲子关系亲密无间。

那些新妈妈仿佛就是之前的我,庆幸的是我愿意为了孩子努力学习、加入到正能量的场域充电,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我做分享时,我说出了我最大的感受,一年不见的宝妈们,神采飞扬、气定神闲,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对慧芳印象特别深,之前她上课不多,因为家在外地,每次听课要做动车,课程结束后要住一晚才能回去,我当时就为这个宝妈的执着和韧劲折服。这次分享她说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中学已经举家迁到了南昌,在孩子准备上的中学附近安排了房子。可是临近读书,却被告知原定的校区上不了,要改上另外一个校区,一家人手忙脚乱的开始重新找房子。新房子与预期的差距很大,影响了宝妈的心情,也许孩子也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开始对上学产生厌倦。有一天孩子对妈妈说不想上学了,慧芳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是她了解孩子,也经过长期的学习修炼,所以她并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即刻展开一番说教。她心平气和的问女儿是不是因为对新学校不习惯才不想上学。孩子回答说其实她从四年级开始就已经对学习没有兴趣了(孩子今年5年级)。慧芳更是惊讶,她吃惊的是孩子有这种想法自己居然没有察觉。她对孩子说,如果你实在不想上学我们可以休学一年,你可以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听到这里我觉得这个妈妈太有勇气和魄力,更有技巧和智慧。孩子问休学做些什么呢?慧芳继续说,你爱好那么多,要不去景德镇弄个小陶瓷店,你去捏一些喜欢的陶瓷卖?孩子心理有自知之明,回答说我捏的陶瓷比不上人家专门学的。慧芳马上赞同说,他们厉害的人的确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过。孩子马上追问,读这个学院要什么级别。慧芳回答要读完高中读大学呢。孩子喃喃的说也要上大学啊。慧芳又提议,要不你去折纸吧,你做的小物件那么漂亮。孩子又为难了说折纸卖不到钱啊。慧芳说你可以去幼儿园教小朋友折纸,小朋友可喜欢了。孩子又问,教幼儿园小朋友要什么级别啊?慧芳回答说也要读大学哦。孩子无奈了,听了几个建议结果都是要读大学,她还是选择继续读书。沟通中慧芳发现孩子不喜欢新学校是因为学校刷题严重,她家孩子对这些知识点早已掌握。慧芳提议,既然老师讲的知识都懂,上课就配合老师认真玩8小时,轻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下课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同意了,改变了想法,在学校的表现更好了,也适应了学校生活。慧芳充分了解她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顺利的解决了一个即将“厌学”儿童的困惑。

静也见过几次面,之前的她谈到工作风风火火,驰骋商场从容不迫,但谈到对大儿子的教育就只能摇摇头。他儿子曾对她说:你就是要有一个清华的儿子,你就会有面子,别人就会夸静总你很厉害。进清华是你儿子,进不了清华就不是你儿子是吧。这让静非常抓狂。但是这次听她的分享,谈到儿子时非常的轻松满足。她告诉我们她儿子几分之差没有考上最好的高中,她觉得是一件庆幸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觉得自己要努力,懂得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她也和其他家长有同样的疑虑,担心过多的作业负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她试探的问儿子:我听说你们作业很多,只有三种人能完成,第一种是一下课花15分钟吃饭赶紧回去写作业的,第二种是直接抄答案的,第三种是不思考干脆乱写的。你是哪种?儿子回答,我先做,遇到不会的就翻答案,看答案能看懂收获也是我的。静继续提议,你说我们是不是在学习上没有做到精细化,如果整理下是不是就可以提高效率。某某考上了名牌学校,你跟他很熟,可以问问他。孩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许静的话他不一定能听进去,但是邻家大哥哥的话他还是乐意听的。就这样轻描淡写,四两拨千斤,即真实的了解了孩子近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又给孩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还不会让孩子反感。

AMY感觉就是一个孩子问题解决的百宝箱,不管你问什么问题,她都能找到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其实她的年龄和我们相仿,孩子也就刚上小学。也许正是旺盛的求知欲和脚踏实地的不断精进让她有了今天的格局和眼界。这一路走来,我也看到了她的成长和跃迁。之前的课程更多的是讲理论和技巧,而今天她分享的是“心法”。处理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技巧,但是发心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成功的经验也只能参考,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一定有效果,也许还有反作用。所以要充分了解孩子,掌握他的特质,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与他们平等的相处,让他们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场的还有一些新妈妈,面对孩子吃饭、粘人、拖拉等问题头疼不已,说到这些问题时不是暴跳如雷就是无奈迷茫。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问题,3、4岁的问题在5、6岁一定不会有了,但是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但是3、4岁没有解决的问题会以新的方式在5、6岁时出现。所以家长要活在当下,每个阶段处理好每个阶段的问题。对之前没有解开的结,也不用焦虑,可以慢慢来,巧用碎片化的时间一个个解。陪伴就是孩子不停的打结,父母不停的解结,直到孩子慢慢长大,他学会了自己解开自己的结。


相关文章

  • 育儿的心法——参加家长俱乐部有感

    前天,参加了疫情之后第一次的家长俱乐部课程,原定2个小时的PPT一页都没讲,大伙都沉浸在近期亲子关系的分享上。 我...

  • 三清山游学有感

    三清山游学有感 晨云家长,多次参加游学并向唐明老师学习写作。 继去年八月参加心法学习后,我再一次带着孩子跟随绿色磨...

  • 参加演讲俱乐部有感

    最近在找一些有意思的事儿做,这次参加的演讲俱乐部是目前体验感最好的一个了。 发起人给定一个主题,让参与的人一起接龙...

  • 参加头马东莞国际演讲俱乐部有感

    参加头马东莞国际演讲俱乐部有感 2018.12.12是我们头马东莞国际演讲俱乐部第219次会议。 今晚我们相聚在一...

  • 做孩子的“粉丝”!

    孩子参加的游泳俱乐部召集家长开会,就俱乐部的理念以及家长该如何支持孩子做了一些阐述和沟通。尽管这只是游泳,但我发现...

  • 坤燕育儿日记第555之妈妈参加家长会后

    坤燕育儿日记第555之妈妈参加家长会后 日期:20190514 孩子行为客观描述:妈妈要去参加家长会,阳不想给妈妈...

  • 参加家长开放日有感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学校搞了家长开放日,早上到校与孩子一块上3节大课和特色课,开家长会,然后中午一块放学。要...

  • 参加家长会有感

    今天去学校参加老大的家长会,老大上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对她的评价是非常聪明,但是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比...

  • 关于孩子的教育,有没有感觉到理论大于实际?

    关于孩子的教育,有没有感觉到理论大于实际? 相信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育儿书籍中的育儿方法并不奏效,甚至如果你...

  • 和这样优秀的小伙伴们一起前行,我如何能够不优秀?

    参加toastmaster1月7日会议有感 刚参加完俱乐部的会议回到家,路上都没怎么看平时舍不得放下的手机,沉浸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的心法——参加家长俱乐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rm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