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开学前的焦虑和不安,生活依然平淡如水,普通平凡的日子里有了些许热爱的点缀而熠熠生辉。
已经习惯了五天的乡村生活,两天的都市生活模式,扒拉扒拉日历才知道这周已经回来很多天了,新的学期,新的考勤制度,让我没有一点儿怠慢,担心耽误九月一号八点的到校时间,不得已而为之,三十一号就出发回来了,难怪感觉在老家好多天了。
回来当天晚上和孩子在家里住,第二天第三天我们就住学校了,头天晚上还好,第二晚上半夜起来与蚊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子搏斗半夜,浑身被蚊虫叮咬出了好多水泡一样的,半夜一点拿了被子直接铺到办公室地上睡了,第四个晚上我们就回家里来住了。
还是家里住着舒服,每次翻过河堤还没入村就觉得空气里的味道都是甜的,一切都觉得是亲切的,再碰到乡亲们就更觉得内心深处都是安稳的。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执念:“家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若能一世安稳,谁愿颠沛流离?”每次念及此句,就感觉仿佛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无论走多远,走多久,仍然觉得自己的家乡还是比较心安。
依然是睡到自然醒,四点十分起来参与共读《悲惨世界》,今天是共读的最后一天:这部作品讲述了爱、善行、责任、革命、理解、包容,也抗拒了剥削、贫困、贪婪、教条、暴虐、无知。当后者们仍存在于世,那么本书的精神就会永远高悬于空,警示并指引着我们该如何走上一条忠于良心,并通往光明、平等与自由的路。
又参与共读了《传习录》陆澄录01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看上去这是一条关于谦虚的“名言”——我们常常把谦虚当作交往策略,先生是这个意义上的“谦虚”吗?伴随我清晨阅读的依然是秋虫呢喃软语,演奏着只属于它们自己的音乐,无关他人是否听懂。
五点半天已经大亮了,去河堤上跑步,乡亲们已经去河堤上转一圈回来了。久违了两个月的跑道,依然是原来的模样,喜欢空气里秋天即将收获的味道,喜欢庄稼地里面那种特有的泥土的芬芳,还有路边青草葱郁的芳香。
但是如果你是匆匆而过,那必然是感觉不到的,需要全身心投入,方能体悟大地与秋天带来的快乐。心理学家米哈里,做了一项心理调查,他通过研究发现,当人们专注于一件喜爱的事时,内心就会变得平和,而且能体会到一种幸福的洪流,这就是所谓的“心流”现象。
所谓“心流”,就是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时,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能体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不管工作多复杂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五公里跑起来不费力气,走走跑跑,不求配速不求距离,完全是沉浸式跑步。同事今天问我:还在坚持跑步吗?我说,对呀。我的列入日程很久了,可是还没有开始付诸实践行动。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准备,也不需要计划,穿上鞋子跑起来再说其他的,想永远会有太多问题,做起来就一切烟消云散了。
从白露到大雪读写训练营即将开启,各种事宜准备就绪,只等大家展示阅读和写作的风采,纵是免费的是最珍贵的,当然没有谁也没有义务做无谓的陪读和陪写,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所以收费与否开始一直在犹豫,最后在作协一位老师的劝说下,毅然开启了收费模式。
不必期待有没有理解,任何时候,不必困在任何人的期待里生活,哪怕那个人是曾经的自己。因为已经知道,失去的都已经是过往了,而过往的我们无法束缚今天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