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

作者: 海新帆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18:53 被阅读55次

    1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谁?

    也许,那是一个你想念了很久,却再也见不到的人;也许,那是一个你从未忘记,所以从来都不需要想起的人;也许,那是一个从未离开过你生命的人,一直都在冥冥之中爱的陪伴里相依相伴的人。

    对于生死的话题,中国人向来是避讳的。是不是有点像鸵鸟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沙子里?又或者像掩耳盗铃的人,在半推半就的岁月里任时光偷走一些人、一些事?

    2

    苏轼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江城子》道尽了生死两隔的思念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想来世间再没有一样东西能比得过生死两茫茫的残忍和无可奈何了。哪怕像苏轼那样豁达的人,也只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化成一首传扬千古的词作。

    不言,不是因为不思念,而是因为“不思量,自难忘”。从未忘记的人,哪里用得着整日里念叨,心里满满的都是那个人。这是其一。

    其二呢,说了还有谁能懂呢?那个最懂的人已经走了,那些思念的话说了再多,也只能面对孤塚,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而已。阴阳两隔的人,过了许多许多年,岁月雕刻的如尘面容、时光染就的如霜白发,已然改变了的容颜,你还认得吗?

    想起那句话:“愿你走出去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多么美好的祝福,可也是任谁都实现不了的啊,时光不能倒流。还好,这祝愿对活着的人来说,还有唯一的意义——余生里让自己拥有一个少年般纯净坦率的心,无论那副躯壳有多么老迈沧桑。

    但对那些走完了一生,再不能归来的人,也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梦里,你还乡了,仿佛还是年少模样,相顾无言,梦醒时却发现泪湿枕边。

    有过多少次这样的梦境,想念,不是为了留住你;想念,仅仅是因为情不自禁,那是生死都阻隔不了的啊。

    那静寂的松间晚照,多像人生中逃无可逃落寞的凄凉晚景,无论如何总归是要面对一场的吧?

    3

    这个清明节的当天,下雨了。印象中清明节总是下雨的,老天爷就像一个超级会应景的大师,制造着思念撩人的气氛。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本不想拿来说的。但是,正因为它年年撩拨着我们,说尽了我们那些说不出的话,一首诗足以传达一个节日的基调,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还能简单的说它只是一首诗吗?

    诗是有魂魄的吧?当一首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还有它鲜活的生命,它执着而坚韧的生命力,如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散发着自带光环的美。

    如果说唐诗的辉煌成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么,这些直达人心灵深处的文字,是那个时代浪潮顶峰的弄潮儿还是天地精华而生的时代宠儿?

    无论是什么,如今的我们,幸福的拥有这份荣耀,让那些美轮美奂的文字进驻到自己的心灵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紧急不重要,仅仅是因为它足够美好,它能滋养我们越来越浮躁干涸的内心。

    4

    有人在“清明专题”讲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大体的意思是家里的老人每次想要说说生前遗嘱,都被家人制止,而在老人猝不及防的死亡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想听听老人那些一直没有机会说出的话。

    稀疏平常了,是不是?但还是深深的触动了我。这样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它几乎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发生过的痕迹。或深或浅,总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掉,或者我该用“逃避”这个词更合适?

    当人老的时候,有时候可能想对自己的儿女说说身后事。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抗拒的。当老人溘然去世的时候,他们没来得及说的话,你真的不想听听吗?

    那些被一次次拒绝倾听的言语里,有多少他们想表达的爱,有多少他们放不下的事,有多少人生的历练和遗憾,有多少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

    5

    怀念一个人,有时是一个人在漆黑安静的夜,孤独的蜷缩在床上,偷偷得哭到快要窒息。

    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怀念一个逝去很多年的人,直到今天,我还是做不到。

    生死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一直希望它仅仅是严肃的,而不是沉重的。直到今天,它对我来说,只属于我一个人默默的严肃,默默背负的沉重,所以,我没有办法写出来。

    关于那个我从未停止过思念的人,那个已经阴阳两隔许多年的人,那个毫无保留对别人好的人,我逃避到今时今日。可能还要逃避很久,直到我足够坚强和通透,并能把那些理论的从容变成行动的从容,我才能以一种严肃但不沉重的姿态以文字的形式表达我陈酿了许多年的思念……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我知道这首诗是贺铸写给亡妻的,语境自然是不符的,我只借用最后一句——谁复挑灯夜补衣?

    儿时在那个还很贫穷的年代,挑灯夜补衣就像一个定格的象征性的画面。昏黄的灯光下,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佝偻的背影,一张爬满皱纹永远微笑的面庞……如今,还会一次次出现在我的思念的梦里。

    此时,不思量,自难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思量,自难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wd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