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找工作的“休息”生活真不好过,每天睡得晚,起得也晚,吃饭,看手机,浑浑噩噩又一天,说不出的累。生活在深圳,停下来,就要面对生活的压力,房租要交,吃饭,外出都得花钱,虽然心里清楚,目前来说,没有太大问题,却莫名的焦虑不安。
不想找回之前的工作,想突破自己,往前走一步。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投出了简历,开始面试的过程。有一家,看似很顺利地经过了面试,复试,然后说好了上班时间,等待对方跟我说所需准备资料,结果并没有等到电话。主动找对方,对方一再拖延,结果竟然是不了了之。这种感觉简直就是被人戏弄了一下,又浪费了一个星期。继续面试,继续面对挑人家和被人挑的感觉。还有,犹豫着退回来找原来安稳的职业的矛盾中挣扎。
压抑难受和焦虑不安像低气压一样笼罩着我,我怀疑自己,想退缩,不断地想从别人嘴里得到支持,退回安全舒适的地方。难受到顶点的时候,我选择去公园走走,让自己跑起来,刷了5公里后心情顺畅了一些。
周末去参加了一个NLP教练技术的活动,这也是当时郁闷得不得了去浏览免费活动时看到的,活动前一天,收到主办方的短信,没回复,结果竟然打电话过来确认,接了电话后就决定过去看看。
到达课室时,看到稀拉的6.7个人(后来又继续来了3人),讲师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屋里是精油香香好闻的味道。讲师一开始讲课的时候感觉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对着面前这几个人依然是激情蓬勃地开讲,互动。
我很诧异这个年过50,装扮优雅的台湾女人身体内隐藏着这样力量感和敬业精神,即使面对廖廖几人,互动不够积极的情况下依然很用心地去引导,调整整个场的氛围。讲自己的过去,讲NLP的某个点,让我明白,我们对事情的理解是源于过去的经历产生的看法,重复地发生着。改变是从习惯,舒适区走出来,刚开始总是充满别扭和难受。
与陌生同伴配合做游戏的过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看着对方,慢慢地摇头,一边摇头一边说:“靓仔(靓女)您好!”这种感觉真别扭,它有违我们的惯性,充满矛盾。体验过这种感觉过后,讲师又让我们做回惯有的动作,再看着对方,微笑,点头,问好。这种感觉真好。(看,习性的力量就是这么大)
另外一个动作是,身体前倾,双手平放于身前,手心向上,低头看手心说:我很快乐我很快乐。然后抬头,双手向上举说我很悲伤我很悲伤。结果呢?还是奇怪得很,快乐的声音没那么欢欣,悲伤也没那么悲。当她让我们把话语调换,低头悲伤就感觉很对了,抬头快乐也变得欢快大声了。这就是肢体动作和情绪的关系。身体会跟据情绪调整动作,我们习惯了悲伤快递是怎样的表现,当动作被打乱了后,就出现矛盾了。反过来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悲伤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动作,感觉无力的感觉做一些有力量的动作等等,进而影响你的情绪。
再然后就是:为什么?真的吗?要求角色扮演A和B。A是有问题困扰的人,B是负责严肃,怒吼,像怒目金刚一样大声问:为什么?真的吗?A可以重复同一个问题,不断辩解,B则是一直重复。
我的问题是:我觉得不适合挑战新的工作
B:为什么?
我:我没有做过
B:真的吗?
我:嗯,是这样的,所以我胆怯
B:为什么?
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B:真的吗?
我:我不想面对困难
B:为什么?
我:新的工作会要我付出很多,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我要付出更多
B:真的吗?
我:.......
一直循环了3分钟,我绞尽脑汁地辩解,以便能让自已冠冕堂皇地回到舒适区不出来。结束后,讲师让我们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我感受到一个恐惧,卷缩无力的自己。交换角色,换我问对方,对方辩解。我感受到了对方同样也在逃避,不想面对现状,不想改变自己。
讲师说: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我自己则感受到自己对于未知的恐惧笼罩困住不敢迈出来,不被录取或告诉别人我去不了会让我暗自松一口气,逃避不用去面对。讲师带领我们一起念种种理所当然的理由,就因为所有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这样子了,结果,就真的是这样子了。
生活只会按照你想要的发生,你种下什么便是什么。但你想要的跟内心和行动不符合时,心就开始矛盾和挣扎。有一句话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理解自己真的很重要。有时候真的得多问几遍自己,为什么?真的吗?去看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受困于情绪中,动弹不得,陪伴自己,多一点鼓励自己去尝试。
感恩这次机遇,也感谢自己,愿意去向外寻助,愿意去尝试。
ps:絮絮叨叨讲完了,没别的,就想提醒自己去面对,该干啥就干啥去。该运动就运动,该吃喝睡就吃喝睡,该面对的还是面对,可以怂,带着怂向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