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这是来自何以宽的第60封信。
我在大学期间做过几个非常失败的决定,其中最错误的决定之一是加入学生会。
这是真的。
我在大一入学的时候,跟现在正好是相反的想法。当时的我觉得:我在大学没有加入学生会,简直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偏偏当时,我还真就加入不了学生会。
记得当时新生时期,自打我们军训的时候,宿舍就不断有学生会的招聘信息流传。我们宿舍四个人陆续都报了一些学生会部门。
填写报名申请表之后,我们就会陆续集合到一个教室上台进行演讲介绍自己。最后,我们宿舍三个人陆续都有了各自的学生会部门归宿。
嗯,没错。只有我连续面试了几个,最终都没有进入。
当时的自己特别沮丧,特别是看到寝室其他三个人都各自有了相应的部门,自己心里更不是滋味。
当时我的想法就只有一个:我没有进入学生会,就是一个失败得不能再失败的人。(简单错误归因)
宿舍的三个人沉浸在学生会新生的喜悦中,我不知道该和谁述说自己的苦处。最后,我在QQ键盘敲击了几个字,给我当时的代班——一个大三的学长。
当天晚上,代班来到我们宿舍。我们两个独自在宿舍走廊私聊。
我特别迷茫的跟代班说: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了,那我要做什么呢?要不我以后每天都去图书馆,好好学习专业,以后考研吧。
代班安慰我:好好学习争取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私聊后的几天。
有一天,代班通过QQ私聊我说:这边学生会的一个部门因为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重新招收一个干事。我推荐了你,你晚上去试试看吧。
就这样,我晚上去见了部长。部长和我聊了一路,最后因为这个因缘巧合的机会,我终于进入了学生会。
代班和部长,这两个人我至今感激不尽。无论如何,他们把一个大一孩子从极度自卑的漩涡里面拉出来了。
那为什么说我在大学做的最错误的决定之一是加入学生会呢?
这得继续咱们的故事。
我加入学生会以后,曾经做过不少蠢事。我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我不服从部门的安排,执意到体育馆观看自己喜欢的羽毛球比赛。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那个学生会的任务不过就是在门口坐班,还不如自己看一学期仅有一次的羽毛球比赛更有价值。
后来当然是被部长骂得半死了,还被同事嫌弃了。这当然是我干的一件蠢事。
不过,这件事在现在的我看来:没有那么简单。
这不是单纯的谁对谁错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会的干事就是得不到工作本身该有的激励。这个制度才是最要命的东西。
如果说像我这样想的只是我个人的想法,那当然就是我纯粹的个人问题。但是实际上,这几乎是学生会干事的共同感受。
我唯一的不同是: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极端了。
后来,随着我慢慢的深入学生会的工作,我越发觉得学生会的制度存在巨大的问题。所谓的公司政治,早在学生会这个学生组织里面就有所滋生。
最典型的就是关于部长的继任问题以及部门下一任管理干事的问题。
先说部长的继任问题。这个事情完全可以用公司政治来形容也不为过。当时我无意介入了这场纷争当中。
身边的人总是会有意无意的问我:你是否要选择留下来啊?他们甚至还会来争取我留下来。
嗯,因为要排除另外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起初还在考虑是否要继续在学生会做事情。听到这件事情以后,我就头也不回的拒绝了。
但是,请注意:这实际上不是人的问题。
公司政治这种奇怪的东西之所以会存在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大家没事干,没有事情能够证明自己。这个时候,只有公司政治才是最好的晋升途径。
部长没有明确和培养继任者应该达到的素质,技能,理念,能力。
嗯,这实际上是制度规范的问题。
所以,一个好制度可能不能保证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但是,一个坏制度,很大程度上会让一个好人陷入变成坏人的尴尬处境。
管理下一任的干事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因为大多数学生会的部长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部长这个职位该有的能力,因此她的行为举止自然无法获得干事的信服。
但是,这更多情况下也不是部长的错。因为部长的顶头上司乃至于最这个制度的最顶层都没有实现组织层级该有的功能。
这么一来,部长要维持事情得以执行的方法就只有一个:等级制度。
我就是你学长,我就是你学姐,我就是你部长,你就得听我的。
这样的招数,在现今每个人个性化如此盛行的年代,几乎是适得其反的。
我不敢说大学的所有学生会都这样,但是至少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会都没有达到一个组织该有的架构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更多的情况下只能学会如何使用公司政治,永远学不会如何提升自己和做事情。
怎么解决?
看看《领导梯队》这本书吧。
好了,安利完毕。我这广告打得不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