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愁远去

乡愁远去

作者: iplawyercn | 来源:发表于2016-02-13 13:58 被阅读75次
    范宽  谿山行旅图

    乡愁,在本土人文情怀中,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

    以唐诗为例,小一半的名篇都勾连着思乡情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直抒胸臆。“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委婉含蓄。

    “唐诗七律第一”的《登黄鹤楼》,落脚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中之诗”、“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视角几度变换,归于羁旅游子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古人写乡愁,满含真切痛楚。神经大条如岑参,“胡天八月即飞雪”,只作“千树万树梨花开”,天塌下来当被盖的人,离乡出塞,一步三回头,“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必说心思细腻似王维,面对故友,万千殷切,憋成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农耕时代,多数人终生活动半径不过本乡本土,方圆百十里。但有需要、有条件远涉的,恰多士子文人。一旦离乡远游,个体与故人、故土的情感联结,因关山阻隔而割裂。由此导致的忧伤,经年积淀,蔚为大观,构成文化传统中萦绕不绝的鲜明意象。

    古人远行,往往映射人生际遇起伏。一朝别离,命运多舛,道路多艰,也许预示着“应无归去期”。而现代社会,大范围地域流动,成为个体生存发展常态。尤其近三十年,异地安身立命的人数和阶层,前所未有地膨胀。

    近代以降,交通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寄托,一去不返。时至今日,由于火车飞机高速公路的存在,人们更不再安于“故乡今夜思千里”,耐受乡愁的阈值,早已普遍降低。

    新时期,春节成了中国人进化后的思乡愁绪集中迸发高潮。一年一度与故土的物理亲近,甚至被上升为“刚需”。随便从火车站售票厅的长龙里拉一个人,站在新闻采访镜头前,无论他有没有抢到一张回家的车票,都有理由热泪盈眶——当然,如果他熟读古诗,此时更有大量应景选择。

    仅仅十年之前,人们才开始关注春运旅途中的人性尊严;三五年前,大家还在展望“春运压力何时才能缓解”。但最近两年,特别是今年,“春运”、“抢票”的关注度似乎已经弱化很多。

    在新高度上化解当代乡愁的,仍是不断进步的经济和技术。高铁跃进,高速路网和私家车普及,节假出游选择多元……各种因素共同削减了“地球上最大规模哺乳动物周期性迁徙”的压力。不少人的还乡之旅,非但已不是畏途,甚至有了悠游的趣味。

    比如我,身处古人眼中“岭外音书断”的偏远所在,想回趟老家,完全不必“经冬复立春”,随时(今年已包括春节期间)可以如此安排:提前手机订好车票,出行当日早餐毕,滴一辆车到高铁站,四小时至武汉,与同学故交午饭小聚,下午返车站转车,傍晚抵达,呼朋唤友晚餐、喝茶、宵夜……途中手机、kindle相随,车外景物飞逝,根本没有时间生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微妙感受。

    时空间隔投向归乡之路的阴影不复深重,愁思自然就淡了。

    也许,有些喜欢“从前”“车,马,邮件都慢”的高(zhuāng)逼格人士,鄙视这种生活庸俗化的倾向,嫌它坏了诗意。但我觉得,如果王维、李白、岑参、高适、宋之问们再世,应该同样享受高铁疾驰而过、乡愁消散在风中的快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愁远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b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