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如此晦涩抽象的一本书,竟然是鲁迅写的!

如此晦涩抽象的一本书,竟然是鲁迅写的!

作者: 星期五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2:33 被阅读0次

星期五言:《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一共23篇。这些文章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学者认为这本小书是鲁迅作品中最晦涩难懂的部分,却也是鲁迅最迷茫时候的记录。

《野草》是一个迷,却又是通向鲁迅内心的门。

《野草》是鲁迅的内心独白,一旦了解了它,就懂了他的苦闷。

你可能在课本上认识嬉笑怒骂的鲁迅,在别人嘴里听说过“美食达人鲁迅”,或者是写下动人情书的鲁迅,可是你知道那个孤独、绝望甚至想到自杀的鲁迅吗?

人有千面,伟人也不例外。

散文集子里,那篇《求乞者》可以说是在一片冷灰的色调中创作的。开头就是一个颓败,灰白的景象: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着,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在这篇灰暗的文字世界中,鲁迅显出一种鄙夷的神情连同他自己也没有放过。他给与那些虚假的求乞者以憎恶,但同时又在反照自己,他说: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的烦腻,疑心,憎恶。我将用无所为与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这样忧郁、彷徨甚至绝望的文字,是那个喊出“国将不国”的鲁迅吗?是那个写出“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的战士吗?

很多读者会说,他难道不是一直在抗争吗?为什么要孤独的远行,为什么不拿着那可以吃喝玩乐的高薪水享受当下,为何不站在广场上真臂高呼为民请命,他却偷偷写下了这么忧郁、彷徨的文字。

其实,当你翻看《野草》,就能体味到一个文人在凌晨半夜抽着烟,也无法消解的苦闷。但他为了不让很多人看懂那复杂的心事,在文中就用很多意象加以干扰。一个作家,当他运用模糊的背景和复杂的线条去构建文字世界时,正说明他内心的纷繁、杂乱并交织着某种来自生命本体的力量与激情。

当你读完这本小书,你觉得眼前一片灰蒙蒙的迷雾。对,是灰色的,也是晦涩的。因为整本书的颜色基调就是灰蒙蒙的。

鲁迅是艺术鉴赏高手,对绘画和色彩有很高的领悟。他收藏的绘画作品就有许多,他自己的书大多也是自己亲手设计的。去世前他还经常默默注视着枕边那张披着长发,穿着长裙,在火红玫瑰盛开的地方,在风中奔跑着的女人的图画。可见,他热爱着绘画艺术,也更懂绘画。

更说明,他是故意将《野草》的背景颜色涂成灰色的。

在颜色域中,“灰色”透明度差,呈中和色调,使人联想到阴沉的天和灰蒙蒙的地,因此,给人以一种沉重、压抑、模糊不清的感觉。这样,“灰色”一词就获得了忧愁、情绪低沉和没有生气的象征意义。

著名鲁迅研究学者竹内好认为:“鲁迅所看到的是黑暗。但他却以满腔热情来看待黑暗,并绝望。”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长之曾经如此评价鲁迅先生:

“因为陷在情感里,他的生活重心是因为内倾的,是偏于自我的,于是他不能没有一种寂寞的哀愁……也因为陷在情感里,他容易把事情看得坏,这形成他一种似乎犹豫和迫害的心情……这恐怕是他情感上了受了损伤的结果,然而一个人因为常常触动他的情感,也更容易陷于一个圈子中,而不能自拔”

学者们认为,鲁迅这样的性格其实就像一个孤独的侠客。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写出这样的文字,大概也和当时的境况有关:一是,创作《野草》时《新青年》杂志的团队在逐步解散,他再一次陷入迷茫、怀疑与孤独之中。二是,与许广平的爱情当时也处于无法明晰的阶段,他们处在试探或者在衡量彼此的暧昧期。三是,北洋军阀对鲁迅等50名知识分子的通缉,四处躲避的生活,这使他感到一种生命的威胁。四是,兄弟失和,肺病发作。使他感到亲情的离散与本身生命的流逝。就是种种的袭来,这段时期的鲁迅是处在一种喧杂与激荡之巅,《野草》中的“灰色”也正是在此种心情下调制而成的。

让我们再看看,这本集子里,最著名的段落,《影的告白》: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彷徨于无地。

这里诗意般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昏暗的告别场景,也仿佛“过客”经过黄昏不再停歇,独自走向旷野,朝向坟的方向。此中似乎已经消除了犹疑,决绝地独自走向黑暗的无地。可是“无地”在哪里,它不是天堂,不是地狱,更不是“黄金世界”,它在鲁迅那里只是一个方向,永远的走向而达不到的游走。

它是鲁迅作品中最晦涩的一本书,却又是最薄的。如果你也正在迷雾中游走,那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一起寻路吧。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合作联系:qq:3245234866(星期五文艺)

相关文章

  • 如此晦涩抽象的一本书,竟然是鲁迅写的!

    星期五言:《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一共23篇。这些文章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学...

  • 百日挑战第四日——《野草》

    少时便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但总觉多晦涩难懂,虽有如此感觉,可仍然强烈地喜欢。现在,总算明白之所以觉得晦涩,只是因为...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当年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总是感觉晦涩难懂,主次不明,如此大文豪写的文章也杂乱无章的感觉,到了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

  • 《关在“小黑屋”里的小我》

    最近在看一本书——《当下的力量》,理论有点抽象,有些概念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 首先,关于本体的含义。 本体是什么...

  • 电影《鲁迅》观后感

    今天看了丁荫楠导演的《鲁迅》,濮存昕演绎的鲁迅先生再次震撼了我。 鲁迅先生的文章自小学便见过学过,总觉得晦涩难懂,...

  • 鲁迅写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

  • 带丈夫气的文人

    看过许多鲁迅的作品,然以前的我是着实讨厌鲁迅的。没有什么大原因,实在嫌他的文章晦涩,个人战斗气息太强。 初识鲁迅是...

  • 从《长明灯》到“抢孩子”事件看民众之暴戾

    1长明灯 现在看鲁迅文章的人不多了,很多人都会觉得鲁迅的文章生僻晦涩,枯燥乏味。其实鲁迅文章从不缺乏“小清新”。比...

  • 谁说文字没有情绪?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鲁迅 写文也摸过如此了。...

  • 年少不懂鲁迅——读陈光中《走读鲁迅》

    鲁迅的文章大多晦涩难懂,但学生时代好像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偏爱鲁迅,逢鲁迅必然要求背诵。当然背诵留给我的回忆并非仅仅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此晦涩抽象的一本书,竟然是鲁迅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c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