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你没看错,孩子一回来,就告诉了我这个!
脑子有点懵!啥,老师点名,啥意思?做错事啦!考砸了?不会摊上什么大事了吧!脑子里飞快地旋转着,想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原因。
后一想,不对,我又不是学生,我是孩子家长啊!那些早和我没关系了。
瞬时轻松了许多,但看到孩子还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立马觉出了不一样的意味。孩子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看来老师是当着孩子面教育家长了,这不孩子都在等我反应,看我的表情行事呢!不好,一定是觉得我最近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成绩有所下降,早上别人家孩子都在发早读视频,就我家从来都是睡眼朦胧的起床,吃饭,所以我也就丢人显眼了。
看来以后早上可不能再这样了。
或者是我没有跟风在群里对老师表达感激之情,老师来敲打我了。当下的有些不良风气,总会让我不由自主地这样想。也不知孩子的老师是不是这样。
我带着少许惭愧的表情,问到孩子:“你们老师点我的名,是课上,还是私下?”
“不是私下,是一上课就点了!”孩子的面无表情,更加重了我的想法。
看来这下丢人丢大发了。我暗自思忖着。
2
“那是因为啥点名的?不会是因为借书那事吧?”对于老师的点名我还是心有余悸的。
上学那会一听到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耳朵立马竖起来,夸的话,脸红,责骂的话,更是脸红到脖子根。
害得老师看了,都不敢再往下说了,生怕眼前这个孩子再做出些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内敛的我,从小就是如此,可想而知,当听到孩子的老师上课点名到自己,还是万分紧张的。
“是这样的,你不是上次让我向老师借那个丁立梅的书嘛,老师今天说到要加强阅读时,就提到你了,还让我记得提醒你要有借有还!”孩子这才娓娓道来。
眉眼之间带着点傲娇和兴奋,“也就是说你们老师,这是在拿我做典型那,没有说其他。”我试着再翻译了一遍。
“对啊,就是让我们要像你一样,多多看书!”说着说着,孩子终于放开了表情地笑着。
确实有借书这一说,当时看到孩子的课外书时,猛然发现丁立梅老师的写文风格真心不错,喜欢用音乐煮文字,读来很是享受,被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心想正是我喜欢的类型,以后可以多学习,对标一番,把这想法和孩子一说,孩子当即说道:“我们语文老师家里有一套丁立梅的书呢!”
一听到这个,我也变得兴趣盎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孩子帮忙向老师借这一套书。
孩子一开始也是不大愿意的,这个要向老师借书,而且还是替妈妈去借,老师万一驳回,岂不是很没面子。当然这个原因是我自己想的。
看着孩子为难的表情,我也不好勉强,只说是尽量,不行,也无所谓,妈妈自会到图书馆去借。
至此就不了了之。
3
谁知,第二日孩子便回来告知,他已经说了,老师貌似没回答。
看来没戏了,老师估计心里还在想着这家长可真逗,自己想看书,怎么不自个去买的,顿时脸又红到了脖子根了。
这下算是烙下了不好的名声了。哎!
当孩子告知上课被点到名时,就担心被当成反面教材被说到。
好的是,老师才不是这样想的!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老师也是爱书之人,所以从心底就对爱读书之人惺惺相惜。
还特别叮嘱孩子:“要记得还哦!”
周国平说:
“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果然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大,视野越宽,也就越能理解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老师就是如此的人啊!还以此来鼓励她的学生,读书任何时候都不晚!
只要肯静下心来读书,书中的那些道理知识,就能一点点滋养和改变自己,最终收获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多读书,读好书,
和孩子一起收获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