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读群里看到一个小视频,视频中的小男孩提出一个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习什么?是快乐、平静、幸福还是抱怨呢?你练习什么,你就会擅长深、精通什么。如果你经常练习抱怨,那么就会成为抱怨的专家,你会在所有的事情上找到毛病;如果你经常练习生气,你就会非常擅长生气,生活中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你生气,任何小事;如果你经常练习担心,你会如此精通于此,以至于所有的事情都会让你感到担心和焦虑。
看了这个小视频,我禁不住反思自己。我在生活中经常练习什么呢?我有没有经常抱怨?我有没有经常生气?我有没有经常担心?我有的,我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会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找到毛病,一些小事也很容易惹怒我,也会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担心。现在想想这样的自己,我自己感觉有些心疼。
《镜子练习》的作者露易丝.贺说,“如果你的人生很不快乐,或者你觉得不满足,你很容易就会怪罪父母----或者是那些无所不在的其他人-----你会说,一切都是他们的错。但是,如果这么做,你就会困住你的状况、问题和挫折之中,动弹不得。责怪的话不会让你自由。”
我们想要被我们的现状、问题和挫折困住吗?我们希望得到自由吗?那么抱怨、生气和担心对于我们的目标有帮助吗?
我们的心念决定了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主宰着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结果。为了得到幸福、满足、丰盈的人生,我们对自己、对生活要保持什么样的信念呢?
今天上课的时候,一个女孩子不断地接话、打岔,她想要干什么呢?我有些好奇,我没有批评她,我在讲词汇用法的时候,我温柔地看着她,用她做主语举了一个充满正面鼓励的句子。她听了之后,愣了一秒钟,然后就安静下来了。
她的课堂表现不是我希望的,但是我没有因此生气,也没有产生抱怨的情绪,我在内心之中告诉自己,我爱自己,我不会为一个孩子的行为而生气,或许她只是渴望被关注,但是学科不是她的强项,她目前无法从学科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她会用她自己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她的心思可以理解,也应该尊重,我尊重她这个人本身,她会感觉到的。感觉到之后,她会感到满足和喜悦。我满足了,我也我满足了。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如果我们爱自己、欣赏自己,生命就会是一份美好且令人喜悦的礼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令人喜悦的礼物了吗?
这几天眼睛有些不舒服,所以自己在尽量减少看屏幕的时间,在闲暇的空挡,我微微闭起眼睛,在心里对自己说,“亲爱的眼睛,你辛苦了,你让我看见了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我感到特别开心,我知道现在你已经很累了,我会好好爱护你,尽力爱护你,我依然爱身体有毛病的自己。”我感受到一份轻松。
共读群里玉兰老师在引领我们进行“镜子练习”,我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没关系,我慢慢来,一点一点练习接纳自己,爱自己。练习什么,擅长什么,我相信这一点。我正在练习爱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我会越来越懂得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