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青海玉树,一个孩子偷家里的钱被发现,父亲用皮鞭抽打孩子,还在寒冷的户外给孩子浇冷水。这是教育,还是「家暴」?孩子做错事,我们身为家长,固然要给予引导和教育,但这不是我们发泄情绪的借口。错误的惩罚方式,只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孩子太容易犯错了,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错误真的是不经心。即使是故意的,我们也不应该用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的成长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断去试错,才会知道前进。他们的成长需要看、听、感觉,如果父母武断地终止孩子的这些体验,也不允许孩子自然表露情绪,孩子的心理防御系统就会启动。久而久之,心理的那扇门就关上了。
小时候,孩子通过犯错来确知与外界与他人的联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所有的情绪,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挫折还是喜悦,都需要进行预演。而犯错,就是这样的预演。在做错事与被纠正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核心,认识到这个世界有挫折和不如意的存在,也认识到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这些错误的痕迹,「描写」在孩子心灵的白纸上,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查字典」的效应。
孩子通过攻击别的小朋友,认识到攻击的伤害性,也能学会自我保护;孩子通过说谎,认识到诚实的珍贵,也能学会如何回答不同的问题;孩子通过不写作业,认识到短暂的放纵,要用更大的代价去填补。这些看起来「问题很大」,但实际上,都是孩子的心理需要。
毕竟,一个孩子5岁时候说谎,大家会觉得童言无忌;但是他到了25岁还谎话连篇,就会给他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小时候「试错」,比长大后再去尝试的后果,要轻得多。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习惯把孩子的错误放大。他们打人一次,就怕他们长大也变得有攻击性;他们说谎一次,就怕他们将来人品有问题;他们偷盗一次,就怕他们以后成为江洋大盗。其实真的不会。
不久前,还发生了这样一则暖心的新闻。重庆一9岁男孩,偷拿了奶奶2000块钱买手游装备,父母发现后,没有选择体罚,而是罚他捡废品「还债」。虽然男孩一直喊累,却倔强地表示,一定要还完债!
我们看看这个男孩,再看看文章开头那个偷东西的男孩,家长不同的处理方式,会造就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人类是以不断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的,不允许孩子试错,意味着在谋杀孩子的生命力。爱孩子,就给他试错的机会。
只有被原谅过,被理解过的孩子,才能从内心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才能认真体验世界的秩序。希望每一个孩子犯错时,都能被善待,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引导孩子,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