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傅德良 | 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

傅德良 | 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

作者: 晔问仁医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4:06 被阅读0次

四 六 七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傅德良

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

人 物 介 绍

傅德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同时担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胰腺癌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胰腺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胰腺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和DSA介入治疗,对胰腺急慢性炎症疾病及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目前是《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外科与理论外科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SCI收录)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参加《实用外科学》、《临床外科学》、《现代外科学》、《普外科诊疗常规》等大型参考书的编写。作为华山医院胰腺癌诊治中心负责人之一,主要从事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胰腺癌分阶段综合治疗”、“可切除胰腺癌多时相介入化疗”、“胰腺癌淋巴转移特性及干预研究”、“胰腺癌精准手术治疗研究”、“胰腺疾病微创治疗研究”等创新的临床特色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科委重点等科研项目计11项。针对胰腺癌化疗的疗效不佳,开展了纳米药物的研究,在胰腺癌纳米药物治疗研究方面积淀了扎实的基础,完成“一种用于胰腺肿瘤化疗的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微球”,获得26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2009年“可切除胰腺癌的分阶段综合治疗”获上海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2010年获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胰腺外科),2014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 (金奖)。

采访笔记

他这一头花白的头发,让我猜不出他的年龄。他说,是执掌科室的头两年变白的。“也许是科室有胰腺癌介入治疗,吃了射线也未可知。”他笑道。

华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傅德良。

2010年,科室创立,目前已常规开展高难度的精准有效胰腺手术,如: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切除和胰体尾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脏器功能保留的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以及全腹腔镜下胰腺微创手术等。据统计,华山胰腺外科每年完成各类胰腺开腹手术达300人次,其中特大和大型手术50%左右。与此同时,每年还完成胰腺癌DSA下介入手术治疗达500人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诊治达300人次,超声内镜(EUS)胰腺肿瘤诊治(FNA/CPN)达300人次,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他的心血。

当华山医院胰腺外科创立建科,而这掌旗人从标杆一样的倪泉兴教授突然变成了他,虽然不能说是猝不及防,但五味杂陈的感觉还是袭击了他。“有点兴奋,有点慌张,有点不舍,有点犹豫,这种感觉过后,就是巨大的压力。倪教授留下了卓越的品牌,接棒人如何传承,如何创新,我对自己说,不能给前辈丢脸,难的手术要接,手术安全的红线不能踩。”

创科伊始三两个人,到现在一支十多人的能征惯战的队伍,他的胰腺外科团队已成规模。“我最关心的是科研,这也是张延龄教授提到的,科研与临床的转化。”

与癌中之王斗了近二十年,围手术期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而病人的生存率有十年,十五年,“有些胰腺癌病人术后不注意辅助治疗,那就很容易复发,而遵医嘱化疗的病人以及之后剂量更小的药物干预、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很大程度上会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与胰腺癌斗是需要勇气的,他说自己胆子大,术中常常遇到意外难题,只要有一线机会,也会硬着头皮干下去。病人辗转找到他,他说无论如何都要给人一束光,“哪怕是只能姑息治疗了,这束光还是要给他,不然,他在等待死神的日子里是一片漆黑。”

有许多次下了手术台,他会在手术室略坐一会,他会想起当年在长江里游泳,水面看似风平浪静,水下激流涌动,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想要将他吞没,这时候只有拼命往前游,“手术的感觉,有时候就像这样,暴露后发现,肿瘤的位置古怪刁钻,术中险象环生。”

对胰腺癌这个老对手,他是有遗憾的,“我们不能走到肿瘤前面去,总是在围追堵截,不知道它会怎样兴风作浪。”

“它是我们宿命的一部分,我们恐怕得耗尽所有的意志、智慧、精力、尊严、热情,学习如何与癌症共存,与它斗争,争夺生存权利,共同演进。癌细胞分裂、生长、变异、演化、适应环境,不少甚至变得永生,所以,在浩瀚的生命面前,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唯一能让我们生存下来的智慧,就是谦卑。”

口述实录

1

得遇张师与倪师

唐晔:傅教授,我们先聊聊您的从医。在大学里读了五年医,您对医学产生兴趣了吗,有没有专注于某一门学科呢?

傅德良:对医学我是蛮感兴趣的。我大学进的是当时苏州医学院全英文教学的临床医学试点班,从一开始做尸体解剖到动物实验,以及后来的临床实习,我都挺有感觉的。学科的话,我专注于外科,喜欢动手,毕业的时候正巧上海医科大学招收临床技能培训研究生,我就报名了,幸运地成了华山医院外科创始人之一张延龄教授的学生。张教授擅长外科学基础和医学教育,是华山医院的终身教授,能跟着他学习,真是人生难遇贵人。

唐晔:那么,与张教授相处的日子,您有什么感受呢?最开始接触张教授的时候,怕不怕他?

傅德良:老先生非常和蔼,我们刚被招收进去时,他请所有研究生都去他家里吃饭。虽然端着饭碗,心里还是很紧张的——我来自苏州,上海医科大学当时在脑海里是金字塔尖,而且导师又是泰斗级的人物。

张教授一生可谓诲人不倦,他的细致程度至今都令人难以想象。他会亲自教我们查文献,怎么摘录,怎么做文摘卡——在张教授悉心指导下,研究生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就完成了一篇文献综述,还发表在一本国外医学杂志上,当时非常自豪。后来我也养成了做文摘卡的习惯,几年下来,文摘卡放满了整整一个箱子,大概一万张吧。

张教授除了治学严谨之外,对学生也特别好。他很严格,学生有疏忽之处他会严肃批评,但责备之后他会来安抚我们的情绪,比如递上一块巧克力(笑)。他会积极鼓励学生,从不一味否定,我刚开始写文献综述时,每一篇他都至少要修改三五遍。老师一直说,医生看病看的不仅是病,更要看人,他特别会替病人着想,比如用药,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一点。

因为当时是二加三的临床技能培训制度,研究生读了两年后,通过考核进入下一个阶段,读博。还是跟着张教授,研究方向是胆结石成因,胆囊动力。

唐晔:您现在是胰腺外科的主任,说说您第一次主刀的经历?

傅德良:好的。其实,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华山医院的外科,当时的外科分得不那么细,肝胆胰胃肠都要看,第一次我独立主刀做大手术,那是在毕业之后了,1999年——那个病人是壶腹部肿瘤,肿瘤长在十二指肠里,侵犯到胰头了,手术的模式和胰腺癌一样,结果手术很顺利,我涉险过关。

唐晔:您的刀法是跟谁学的呢?您觉得您现在刀法的特点是什么呢?

傅德良:这就要说到一位重要的人物——倪泉兴教授,还有另外一位老师王贞瑜教授,他们都是张延龄教授的学生,临床有很丰富的经验,我的刀法就是跟着他们学的。相比起来,我现在的刀法和倪教授很像,倪教授常说一句话“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手术中每一步细节处理一定要仔细,如果流于粗糙,貌似将很快结束,但后面会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反复处理,牵扯你的精力,速度反而会慢下来;如果每一步都做好了,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就会为后面节省很多时间。倪教授的教诲对我影响最大,1997年起,我跟着倪教授开始主攻胰腺癌手术。术前对每个胰腺手术的把控性都很重要,在手术台上,我通常比较冷静、稳健。这么大的一个手术,作为主刀医生不能太紧张,一旦你紧张了,一台的人都会跟着紧张。

唐晔:每位手术医生的成长都需要一些鼓励,您有没有受到过倪教授的赞赏呢?

傅德良:的确。手术做完之后,上级医生说你这台手术做的不错,这就是对手术医生最大的褒奖。不过倪教授特别严格,做错了他会不留情面当场批评,而得到他的表扬是很稀罕的,他自己也说不太会表扬别人(笑)。

2

接过担子身负重任

唐晔:您研究胰腺癌迄今多久了呢?您带领的华山医院胰腺癌团队规模多大呢?

傅德良:跟胰腺癌打交道约有20年了,1997年跟着倪教授做课题一直到现在。现在我们科室的医生有11人,加上研究生,总共有18位,规模也算大了。在这20年里,华山医院的胰腺外科是倪教授当初一手掌起的这面大旗。最初每年只有十多例手术,到1999年成立了华山医院胰腺癌整治中心,再到后来成立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一直到倪教授2009年退休离开华山医院时,每年的胰腺癌手术已经上升到200多例。现在因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去年胰腺癌切除手术是240例,还有一些良性病症的手术,比如胰腺炎之类,一共有300多台手术。

唐晔:倪教授退休,胰腺外科科室正式成立,您接掌帅印,在这一过程中,有没有一种传承香火的感觉呢?

傅德良:在专业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倪教授很有远见,他提出胰腺要专科化,只有专科化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我现在掌舵,是倪教授为我打好了基础,指好了航向。其实,学科不仅仅是传承香火,还要有不断的发展,想要发展,就必须面临困难和挑战。从学科来看,当初有倪教授这样一棵大树在,我们可以倚靠,但如今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来抗,其实还是蛮有压力的。

唐晔:那么,您接过这个担子的压力在哪里呢?

傅德良:当时科室刚刚成立,因为华山医院的品牌,以及倪教授打下的根基,病人不会少——我们的病人不仅仅是肿瘤,还包括了炎症、囊肿等胰腺方面疾病,处理这些病情,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但就当时来说,首先要确保医疗安全非常要紧。另一个压力,就是学科的发展。

唐晔:从2009年到现在,您觉得身上有哪些改变呢?这期间您做了些什么呢?

傅德良:之前我是一个简单的医生,建科以来,成了科室的管理者,那就除了临床,必须更关注科室的发展。这几年一是建团队——当时团队人才出现了断层;二是在医疗安全前提下,把难做的手术做下来,这很重要的。这几年,除了完成高难度的手术外,胰腺外科也有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内镜下的胰腺疾病的诊治,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瘤共聚焦诊断,在整个行业内我们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我们医院的一个特色。

唐晔:在您带领团队期间,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傅德良:刚开始出现过一些问题,压力很大,我的头发可能就是那时候白的。我是个要强的人,我想科室既然我来掌舵,必须要保持原来的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所以之后我们增加了联合动脉、静脉切除手术,还有一些创新的手术,包括根据病人情况,在切除肿瘤时尽可能保留脾脏或胰腺以确保病人的生活质量等。整个过程,我在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

手术台上英雄胆色

唐晔:接触胰腺癌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病例呢?

傅德良:曾经有个外地胰腺癌病人来求医,要做全胰手术。外省医生都觉得手术没法做,劝病人放弃了。我们做了详细检查之后,发现肿瘤还只是在局部,没有转移到别的地方,周围有问题的静脉切掉以后还可以把血管接起来,而且动脉没有问题,尽管肿瘤长得很大,但有机会切除,所以我就准备做这个手术了。这台手术从早上九点做到晚上九点,难度是比较高的,最终,这个病人情况稳定手术安全过关。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人受其折磨程度不言而喻。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在外面寻医很久都没能手术治疗,最后找到我们华山医院求治,如果能顺利拿下了手术,病人和我都很开心。

唐晔:就胰腺癌手术来说,它的手术成功率是多少呢?

傅德良:我们一般在术前将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完全切除的,比如说发现肿瘤没有转移的;还有一种就是,虽然没有转移但是侵犯到血管了——如果侵犯到静脉还可以手术,但侵犯动脉就很难处理了,所以,术前去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到动脉很关键。现在所说的手术成功率,我们是通过两个指标来判断的:一个是手术肿瘤切除成功率,这还是比较高的,手术病人术前都经过可切除性判断;另一个是手术后30-60天围手术期死亡率,一般在5%以内。到目前为止,我们科室还没有出现过病人在围手术期里死亡的情况。

唐晔:有人说,手术医生是需要英雄胆色的,有时候要为病人冒风险,您觉得呢?

傅德良:可以这么说吧,我还是受到了张、倪两位教授的影响,借用张教授的一句话,“要替病人想一想”,经过一系列换位思考,我才会冒着风险想办法去救病人。而倪教授到现在还是坚持着“胆子要大一点”这个风格,这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其实,我小时候胆子就挺大的,会跑到长江里去游泳,有一次游了离岸80多米之后,才发现江水中间的漩涡,赶紧拼力游回了岸(笑)。

做手术其实也是这样,看上去风平浪静,会有人问简单的手术,怎么做了那么长时间?其实手术台上和台下大不同。这也是医学的不确定性,虽然术前我们心里是有所准备的。在这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医生也会被激发一种好胜心,即想要挑战的欲望。不过,我们也有过术前想得很复杂、真正手术却简单得多的情况;也有过本来要开胰腺肿瘤,检查发现合并其他腹腔肿瘤,最后顺便把伴发肿瘤一起开掉的情况,算是“买一送一”了(笑)。

唐晔:从医那么多年了,您现在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哪一块呢?手术、创新还是科研呢?

傅德良:很多方面需要齐头并进,除了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我们还要注重临床科研,实际上我们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现在我主要在关注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肿瘤转移两个问题。

唐晔:在您完成的胰腺癌手术中,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人活了多久呢?

傅德良:最长的从1999年术后活到了现在。还有一个小伙子也很神奇,2002年动手术,现在已经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他当时的肿瘤已经有两公分了,但很配合地接受我们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的维持治疗,到五年以后才开始慢慢停药。

唐晔:这和病人本身的免疫力也有很大关系吗?

傅德良:免疫力确实有很大关系,有一个胰腺癌联合血管切除的病人,术后已经无瘤生存约7年,除了接受正常的治疗之外,他每周坚持游泳和打太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除了免疫力,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好好接受治疗。很多人术后不肯接受化疗,其实,化疗作为胰腺癌的辅助治疗作用很大,可以延长生存期和减少肿瘤复发。另外,肿瘤的维持治疗也非常重要,有中药还有免疫治疗,我一般会给一些小剂量的口服化疗,然后会给一些免疫调节剂,包括中药,但我不建议为了喝中药就停掉正常饮食——病人的营养平衡应该放在第一位。

当然,能够持久存活,运气好也很重要——早发现就能早安排手术,或者该肿瘤本身长得慢。

唐晔:很多病人患癌之后会很绝望,您会怎么去劝慰这些病人呢?

傅德良:病人知道得病消息后一般都会很绝望,但就诊时我还是尽量给他们一些希望,至少不能让病人有一种要回家等死的感觉。给病人信心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是“看病”,更多的是“看人”,即使回天乏术,但要想办法让他有信心活下去,要尽可能改善他的生活质量。

有一个50多岁的体育老师被查出来是胰腺癌,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他说不要活了,求我们想想办法帮他减少痛苦——手术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肿瘤确实开不掉,已经侵犯了大部分血管,我当时给他做了一个穿刺活检和旁路手术,之后进行针对性的介入化疗,加上病人体力好,肿瘤竟然一点点地在缩小稳定,最后又活了五年半。

唐晔:您遇到过理性的病人吗?

傅德良:遇到过,真正对肿瘤有认识的话,会很理性地去看待它,我见过一些上海老知识分子,他们的思维很清晰,诉求非常简单,只希望得到有限的治疗来保证生活质量。

4

对病人来说,并不是无能为力

唐晔:作为一位肿瘤医生,您是怎么看待肿瘤的呢?

傅德良:目前我们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点被它牵着走的感觉,真正要想走到肿瘤前面还是很困难的。不过,对病人来说,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可以有一线、二线预防,到了临床已经是确诊之后的三线预防了。平时可以参加一些体检,如果身体有异常就要及时做一些针对性检查,如肿瘤指标和增强CT,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是胃病之类的。

唐晔:您现在最想做些什么事呢?

傅德良:最想把我们的临床科研做好,这是我这几年一直期望的事情。临床治疗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瓶颈期,需要通过一些研究来解决,从而获得理论支持,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搞好科研。

唐晔:现在您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吗?

傅德良:空闲时间很少啊。每天早上7点就到医院了,先处理一些邮件等杂事,上午就要开始做手术了,一周起码有三四天手术,门诊是两个半天。晚上回家后,除了审稿,还要准备各种开会的讲稿,还要看看医学文献。双休日也会有学术会议。偶尔,我会去锻炼锻炼,在小区里的游泳馆游泳,或者跑道上跑跑步。

唐晔:您平时有阅读的习惯吗?一天中感到最轻松的是什么时候呢?

傅德良:除了文献之外,平时会看看小说和杂文。一天里最轻松的就是事情全做完了,躺在床上的时候(笑)。

唐晔:如果您有了委屈或感到烦躁,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宣泄呢?

傅德良:自我心理调节很重要,有时候也会和同事、家里人聊一聊。总体来说,烦躁时有时不有的,但我相信总能解决,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唐晔:您觉得做医生快乐吗?

傅德良:当然快乐,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有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不做医生我还能做什么呢?

唐晔:您觉得,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

傅德良:尽我所能去帮助病人。就胰腺癌领域来说,病人确切能活多长时间,不是医生完全能决定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

采访/唐晔  编辑//吴佳蕊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真实,真切,真相

相关文章

  • 傅德良 | 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

    四 六 七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 傅德良 ...

  • 总要给自己一束光🌻

    生活永不会NG,路还很长,有光才有方向。 这两天被刺猬乐队的那首歌曲感动到扭曲,看到了他们的那种力量,是自己缺少却...

  • 陈傅良

    《游赵园》宋· 陈傅良 主人避客竟何之, 雨过停桡落日迟。 赖有畦丁曾识客, 来禽花送两三枝。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8.19——好戏 原创: 张德良 德良综述 昨天 【综述】2019.8.19——好戏 张德良SA...

  • 转发股评

    原创: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10.9——再出发 张德良SAC证书S0960619010028...

  • 转发财经

    【综述】2019.4.15——平和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4.15——平和 张德良SAC证书S...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5.22——锤炼 张德良 德良综述 昨天 【综述】2019.5.22——锤炼 张德良SAC证书S...

  • 简书第118篇——转发股评

    【综述】2019.3.12——简单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3.12——简单 张德良SAC证书S...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6.5——制约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6.5——制约 张德良SAC证书S09...

  • 简书第107篇——转发股评

    【综述】2019.3.6——如期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3.6——如期 张德良SAC证书S0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傅德良 | 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jv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