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影评》一书是由美国作家蒂莫西·科里根所著的,为读者写专业影评而定制的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实操教程,更是帮助我们全方位地去理解一部电影,而不再是光看电影的表面。在第二章里,他指出
在银幕上的电影,是由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编剧、生产需求、制作成本和许多的其他因素。
在写影评的过程中,我们决不把一把手乱抓,什么都想写,可能会陷入什么也写不好的泥潭。
但是,这也给我们启示,一部电影是可以多角度解读的,这取决于我们想要把作者导向何方。近来头条上的青云影评,也有好些作者,从多角度解读一部电影,都写得很棒。
第二章从三个层次,来我们为解读一部电影提供了借鉴,分别是艺术形式、电影工业技术、商业经济行为。下文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对这三个方面作阐述。
一、电影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这一点之前也讲过很多次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19世纪才开始萌芽。而诸如文学,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甚至漫画等等艺术形式,诞生就要早很多。
电影与文学,一方面可以指有很多的电影,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当一部文学名著,积累了广泛的读者的时候,一些导演便会想将其搬上大荧幕。
如中国古代戏剧一样的,有一些是先有了剧本,再编排了剧目。有一些可能是单纯为了演戏的需要,才开始编写剧本。
这在电影里也是一样的。在电影工业如此纯熟的今天,有可能会是先想拍电影,再开始找编剧写剧本。这时候,当一部电影与文学作品挂上勾的时候,也可以显其艺术性了。这一点也可成为影评可写的内容。
另一方面,电影与文学,亦可指电影内容上与文学作品所产生的联系。如讲述某位作家的电影,或者说以一本文学作品的主题作为线索贯穿始终。
电影与绘画。电影画面,可以看作是一幅幅图画构成的。不单单指漫画电影,所有的电影一样的,电影的每一帧定格,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画。它具有画的特性,构图与光线,色彩与动静等等。这里说到漫画,就更是如此了。漫画家将一张张画连缀在一起,便起到了电影的效果。
另外,动漫电影也是大热门。有美国梦工厂式的电影,也有日本漫改电影,这两种模式都有异同,更是可以从画的角度去分析。
电影与建筑。影视作品中的建筑,会取决于很多的要素。比如说电影类型,科幻电影与奇幻电影的建筑各有特色。电影的历史背景与国家地区差异,欧洲中世纪的风格与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都会有很大的判别。而建筑功能之一,便是体现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
建筑的功能还有很多:为故事提供场景,作为推动情节的要素,甚至能成为故事的主线。
建筑特殊的美感,也能体现导演的审美水平。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来看,电影中的任何元素,都有其意义,都可能蕴含着导演的一些用意在里头。这与后续所说的“场面调度”有相同的意思。
二、电影工业技术让电影的新发展成为可能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技术的发展就是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这涉及到电影历史问题了。
虽然我们不懂电影具体发展历史,不过也能有所感受。比如说卓别林时期的黑白默片,到现在3D电影的好莱坞大片,其中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是肯定难以达到的。而电影技术可以说能掀起电影界的革命,表现形式不同了,电影的内涵又延伸了。
大家应该记得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如果没有电影技术的支持,整部电影的画面构建将不存在。
除了阿凡达外,现今火爆全球的漫威系列电影,毫不夸张的说都是特效电影。而这种特效电影却越来越卖座,观众们对它似乎不会腻,而这也是因为特效不断地扩张了电影所能展现出来的内容。
当然,电影技术不只在于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画面。
另外还有电影的传播方式,如电视剧与电影所观看平台的不同,也会有所影响。网飞曾经创作过的一些互动剧,能够让观众有参与感,观众的选择可以决定剧情的走向,这也是影视技术发展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音效,拍摄设备、道具、拍摄技法等等,皆可列入电影技术的范畴。
三、电影的生产和发展是一种商业和经济行为
这一节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电影的制作成本会影响观众的心理预期。
这里启发我们,可以用影片的成本去做文章。一部电影在宣发的时候,可能会用制作成本来打广告。或是大制作,比如说《上海堡垒》的3.6亿,也可以是小成本电影。
然而,电影成本绝不是电影质量的评判标准,却能够影响读者的心理预期。在看完电影之后,给观众的体验和感受也会大不一样。这点也是影评中可以写的部分。比如说一部大制作电影却拍得奇烂,一部小成本电影却口碑极好,都是值得说道的点,也是利用了形成爆款的一个反差写法。
成本的进一步研究,也是可以写的。比如说,《上海堡垒》的成本大部分都用于何处,通过这个发掘,我们可以写出带有自己观点的影评。
另外,在我们为了写影评而观看电影时,要注意时刻带着商业化的思维去考虑一些问题。如今电影从制作出来,到最后的收入票房,都会有诸多商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要考虑电影的受众,受众年龄段、受众阶层等等。一部影片是老少皆宜,或是未成年人勿近,或才带有强烈的政治阶层意识,这些的背后,根本因素还是经济的驱动。
总结:带着写作观念看电影
影评写作除了兴趣以外,更多地可能会带着一种功利化的书写,跟书评一样。这时候需要我们带着不同的观念去看电影,从而作出自己的解读。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在这些观念之中,我们所能够写的,或者让我们有所触动的,只取其一二即可。
另外,本书作者还提出了做笔记的一些方法。观看时只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甚至需要多看几遍继续琢磨,还需要带着你想要问的问题去读,才会更加有效果。
虽然有很多的影评范本可以学习,但最终写出优质影评,还是得看写作者对电影的理解以及影评写作知识的结合。光靠拆解别人的文章,而无法形成自己的写作语言,写起来也会是困难重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