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明明想鼓励孩子,说出口的却是贬低?反向激励,真的好用吗?
看个比较典型的反向激励例子。
这两天追了几集电视剧《星汉灿烂》,里面女主的母亲,因为要上战场,10几年未见女儿,回来后发现女儿满身缺点。母亲内心期盼孩子变得“好一些”,说出口的话却是句句贬低。作为长辈的旁人,看得明白,知道她内心是希望女儿能改掉缺点。但是,母亲对孩子的每一句“反向激励”,都成了女主对自我认知的偏见。
《女性的觉醒》中,有这么一段话:各地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寻求长辈的认可和肯定。父母无疑位于这条认可等级链的顶端,其次是家庭中的长辈,再次是老师。当孩子渴望从长辈那里获得爱和认可时,就会很乐意放弃自己,很愿意与他们保持一致。
我们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孩子认识自我的材料。如何鼓励孩子?鼓励孩子,又是为了什么?希望孩子变得自信,有更强大的精神内核,是理由之一吧?
与其一直被动地等待别人的鼓励,不如引导孩子一些自我鼓励的工具。
正确了解自己
在自我鼓励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自己。如何了解自己?《好好长大:小学生第一本校园社交手册》里,分享了从“4个我”认识自己的方法。
公开的我
隐藏的我
未知的我
盲目的我
“公开的我”指的是,自己、他人都了解的自己。“隐藏的我”,则指自己知道,而他人不了解。“未知的我”是自己、他人都不了解的自己。“盲目的我”,是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知道。
这4个“我”,能通过寻求他人反馈的,是“盲目的我”。可以问问周围的亲人、朋友,他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
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学会自我鼓励
《女性的觉醒》中,提到了一个事实:养育儿女要面对的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孩子会感到痛苦,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
认清这个事实,有助于理清我们的育儿思路。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学会自我鼓励,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如何自我鼓励?分享《好好长大:小学生第一本校园社交手册》里的三个小工具:
列优点清单
写成功日记
积极自我对话
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对自己的了解,都会有优缺点的认识。那么从这份优缺点的认识中,单独摘出优点,列一份“优点清单”。
记得随时补充这份“优点清单”,毕竟一个人的优点,有时候会和人捉迷藏。一旦发现,就要及时记录补充。
写成功日记。每天记录3件成功的事情,如果愿意,最好能加入成功的细节。这份成功日记,在心情沮丧时,能给一个人的心灵加满油。
每天记录3件成功的事,其实有点难。我试着和孩子记录,有时候会发现一天记3件很容易,有时候却很难。真正困住的,是还没完全打开发现优点的眼睛。
写成功日记,也算是提醒总是看到孩子缺点的大人们,多去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当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把这句话改成“我只是现在还不会”。
“太难了,我根本做不到”,换成“我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
积极的自我对话,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力量,亲自读一读这几句不同的话,就能感受到了。
学会积极的自我对话,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关注到孩子说出口的话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4347/5dc3f14419190122.jpg)
写在结尾的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育儿这条路上,同样适用。与其想方设法去鼓励孩子,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我鼓励。人生那么长,能在需要的时候,身边一直有鼓励的人?很难。
自我鼓励之前,先正确地认识自己。从“4个我”出发,清晰地认识自我。列优点清单、写成功日记,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人生路上,自己才是最能鼓励自己的人。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4347/bed928b8744308c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