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重重摧残之下,如今皮囊千疮百孔,残破不堪,唯有一颗头脑还算清醒,一息浅薄的灵魂尚存……
![](https://img.haomeiwen.com/i4002407/c2c9805d3074220e.jpg)
闲来无事,抄抄经书,学学彩铅画,住院的日子,似乎也没有那么的无聊和难熬了。
是的,我最近迷上了彩铅画!不同颜色的铅笔跃然纸上,沿着轮廓铺散开来,层层叠加,浓淡相宜,一朵花、一片叶、一滴水、一只萌宠……那一个被定格的瞬间,重新在白纸上被真实地还原。那是一种来自自己内心世界的色彩,喜欢这种自笔尖流淌而出的真实感。
视觉疲劳或者心情不安的时候,也会把则普师父寄过来的经书拿出来抄写。正楷的临摹,需安静而专注,才能做到恰逢其位。偶尔,会觉的抄的手臂酸痛,像干了场体力活一般的累。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这么认真的、踏实的、安静的用笔写字了。尽管字迹依旧丑陋,但现在分明能感到那种因专注而潜藏在内心的踏实和庄重!
一笔一画一轮廓,一山一水一世界。安静的画,静心地涂鸦,潜心的悟。原来,苍白的世界里也可以有不同的色彩,可以有自己另一种美的表达。就像生活需要的仪式感一样,浮躁的自己如今找到了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安宁。我把这种感觉看作是庄重的、神圣的,像一份源自雪山之巅的洁白。
的确,我需要从过去的浮躁中解脱出来。我需要认真、细致;需要沉稳与思考;需要重新审视、认清自己;需要从头再来……
从生病之初的排斥、刻意回避到如今的敞开心扉,把自己彻底融入这个集体。忽然发现,无论哪一款的生活方式,若肯用心,都会有着一份独特的“乐趣”和意义。
这里有着另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世界——病友群。这里的“居民”是不幸的,却也是最简单、真挚而温暖的;这里的我们只想要活下去。
我们素不相识,却句句投机;我们多未谋面,却能赤诚以待;我们会相互“调侃”,也会发自内心的关怀;我们虽然不相识却也能默契如多年老友……会为了某个不幸的消息而难过,也会一起陪着难过的人渡过,有劝慰,更有陪伴!我们的话题不外乎病情、饮食、生活琐事等而已,甚至在微信群中,聊天表情包大多数都是与药物有关。一朋友名言:“自从入了这个群,别的没学到,表情包收了一大把……”!
我们诉说的、畅聊的不是外星语,却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有时候越与这群“特殊人群”接触的多,了解的深越发觉的自己的卑微与无能。“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或许有失偏颇,但用在此刻我自己的身上便有种量身定做之感。
在这群被重重防护所包裹的人群中,若不走近了去了解,你或许永远也想象不到,这么一群病号服下所遮掩着平凡世界里的他们,曾拥有着一颗多么滚烫的心、又曾散发过多么耀眼的光芒,只是生活的魔爪硬生生的将他们提前关进了“小黑屋”!这里除了健康,什么样的“奇才”都不缺。而更让我可敬的是他们在这个“抗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勇与坚韧——像一把廉价的斧头却做到了开山劈石;又像一丛秋风中的芦苇,哪怕接近枯萎依旧坚韧。
与他们相较,我自惭形秽。曾经已过,如今同为病人,可他们依然自信、阳光,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依旧活的真实而努力。而我,除了一无所知的像个白痴一样整天的“躺尸”,就是无所事事了。愿这份自信从容与坚韧,我能早日学会!
人性的暖阳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光了!
一路走来,我还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那些曾经的被救助对象,如今很多都已经成了义工和慈善机构的公益人。众多的病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别客气,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老病友帮新病友……”像一种默契的传承。
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身份因为这一场别样的“相遇”而成为一名“公益人”,那份来自心底的善被彻底释放,也许这是很多人自己都不曾料到的吧!从被助到助人,从被爱到爱人,从小爱到大爱,从自私到无私……遇见了你们才让我认识到,原来人活着还可以有种叫做“情怀”的东西值得追求。
因为一些经历,我曾觉的自己像个被人抛弃在原始森林的孩子,无助而恐慌;对生活和你都失落至极;对生命也不愿看清;更对自己的无能而自暴自弃……如今我依旧身无长物,一无是处却再不会顾忌其他,唯求向众人学习,清修己身。把有限的时间学会铺散开来,在有限的生命长度内蜿蜒出不同的痕迹,弥散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读书、画画、书法……不能旅行便先从书中见闻;无谋生之能便开始习一技之长;做不到大爱无疆便自身边小事用心关注……是的,我也要开始努力活着,用心学习,认真生活了!做个有心人,让我的世界里黑夜不再漫长、白天更加透亮;让风是暖的、草是青的、季节是分明的;让时间是精彩的、生命是丰满的……
我愿尝试努力,重新学习,活的用心,只因皮囊残破,愿灵魂修的丰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