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哥就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官做的最大的一位——山涛。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山涛:传说中的大哥不一般乱世求用 进退自如
山涛,出身儒学世家,他的性格受儒学的影响明显,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据《晋书》记载,他大器晚成,四十岁这一年才步入政坛。他沉稳、谨慎,在政治上的敏锐度和他的年龄成正比。
他的表姑是司马懿的夫人,也正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当时任河南从事的山涛经常去司马懿家。有段时间,司马懿在家装病,山涛去了几次,凭灵敏的政治嗅觉,他立马感觉到了平静表面之下的波涛汹涌。
《晋书 山涛传》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夜里,他和同事石鉴外出办事同宿一室。半夜忽然惊醒,他推醒熟睡的石鉴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得着,你知道太傅托病不上朝意味着什么吗?” 石鉴不以为然,满不在乎,又翻身睡去。山涛却再也睡不着,天还没亮,他不顾自己尚在任上,连夜逃回老家。
想立身扬名的山涛,因在政治上的远见,使他在政治斗争最厉害的时候选择了隐退。
他逃离了官场,走进了竹林。在这里他结识了嵇康、阮籍。《世说新语》中说:“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仅见一面,就友情契合,成了兄弟般的朋友。他们趣味相投,谈玄饮酒。但竹林只是山涛暂时的精神栖居地。他身处竹林,却密切关注着来自京城洛阳的消息。之后不到两年,果然发生了高平陵事件。司马懿隐忍装病卧床十年,诛灭了曹爽三族。
在高平陵事变后,曹马之争的趋势日渐明朗。于是山涛主动走出竹林向司马氏求官。从此步入了仕途。
这一退一进,有人说他趋炎附势,有人说他与时屈伸。这样的选择,不是人人可以理解的。这看似矛盾的人格成功的将儒家入世思想和道家隐逸态度中和。山涛明白朝代的更迭只是历史的潮流,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代本质都相似的百姓。只要能改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惨局面,顺应时局,明智的“变通”是他必然的选择。
这样心系百姓的人,为官到底怎样呢?
兢兢业业 清正廉洁
步入官场的山涛以中庸平和的处事态度,周旋于官场的各类人物之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只求身与名俱泰。
有个县官想贿赂山涛以求得好名声,送给山涛丝绸100匹。山涛无奈之下收了。后来此人恶迹败露,他贿赂过的人都遭到了追究。山涛就把丝绸拿出来交给朝廷,上面的印封完好如初。山涛由此躲过一劫。
在动荡不安的乱世,山涛选择了做官,做好官,做清官。如果竹林七贤是个微信群的话,他就是群主。他对群里的每个成员都照顾有加。更是在朋友危难时,值得信懒。
忠厚善良 重情重义
公元262年,山涛推荐嵇康入朝为官,而嵇康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于是愤然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书中嵇康把山涛骂个狗血喷头,山涛却憨厚的可爱,始终一言不发。作为好朋友的山涛是理解嵇康的,也不和他计较。嵇康的做法只是为了向司马氏表决他的政治立场,他还是十分相信山涛的人品。嵇康在被杀之前,对年仅十岁的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有山涛伯伯在,你就不会成为没有父亲的孤儿。嵇康死后,山涛也不负好友所托,不但把嵇康的儿子视为己出抚养成人,而且推荐他做了不小的官。演绎了一段“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
山涛的一生从未做过悖逆本心的事,于官场,他尽心尽力,清正廉洁。于朋友,他忠厚善良,重情重义。于家庭,他始终如一,光耀门楣。或许不同于嵇康那样灿烂,但是他的生命更有广度。他的一生就是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