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图源网,侵删每一个想法的诞生,都会触发某一个行为;每一个行为持续的结果,都组合成了自己走过的路。我,想和别人走不一样的路,就得从每一个想法开始。
于是,每一个思索的片刻,大脑都像是在拆开——清洗——再重组;每一个沉默呆滞的表情背后,大脑都像是加了润滑剂一般,高速运转。
所以,我没说出口的话,你知道多少?我没有走完的路,你预料到几分?
之前,在课堂上曾听老师讲过“碎片化”这个词。
我的理解,就是说——在碎片化的时代(现在),大家接收信息、学习知识大都是从各个平台碎片化地东拼西凑而成的,而且“了解”的事物大部分是当今社会上的、各地区的奇闻异事之类的,也通常不会涉及到某些需要花时间查阅或研究的专业知识。所以,这并不需要,也不会促使人们去系统地,或者是比较完整地去学习某方面的东西。
这种在我现在看来“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的吸收所谓的“精华之精华”,似乎深受推崇。但我也是慢慢才明白,这样做潜移默化之后带来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人的浮、躁,最致命的是——人思维的惰性的滋长;也是因为在某些时刻和他人有了对比之后,才模模糊糊地意识到——“碎片化”的恐怖。
就我看到的,这种“碎片化”地吸收养分,似乎是:自己每天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物,会以为自己这一天又是“收获颇多”,随之信心倍增,并且,随时随地地可以在人前卖弄一番,也是颇为骄傲的。而听众呢,也会为之感慨“你怎么懂那么多”!这种目前称之为“学习方式”做法,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好处——就是见效快,很多时候,当天学习的“知识”,当天就能够用得上,很符合现在的社会发现及人们的生活。可,真讽刺!
虽然,我在几年前刚开始接触“碎片化”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懂,也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多危险、多么不可靠近的词语。也没有去了解过,而且,还同我看到的大众一样,把它视作珍宝,同时践行了好一段时日。
而是在我后来,缓慢地增加阅读量的过程中,才渐渐发觉“碎片化”的可怕。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会去查阅我阅读中不懂的知识点:字的读音、词语的释义、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无关大小,不论多少。我知道,这很费时间,很耗精力,非常影响我的阅读速度,但这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就像我之前读的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一样,确实是读得非常吃力,可以说是每读三分钟就得查阅半小时资料。也是因为作者惊人的阅读量,众多的典故众多的事件他都可以信手拈来地写进文章里,更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喝的墨水少,所以,这种阅读,于我,是很受益,是我目前为止认为的比较是在学习知识或叫吸收营养的方式。至少,沉浸其中的自己没有那么浮躁,也多了些思考。
这样通过书本的、经典作品的,加上查阅从中碰到的不明白不了解的字词、事物的学习方式,枯燥是枯燥,自然是比碎片化学习来得乏味,见效也慢,效果几乎是“看不见”的。
但,也许这才是“学习”吧。也许在他人谈话中,自己不会只是“知其然”,然后全盘吸收他人的看法,懵懵懂懂,还一脸崇拜;而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而后能有自己思索的东西——生活的乐趣嘛,就算没有说出口,可心里明白着呢。
这种“趣味”,兴许需要沉淀了再沉淀,才能享受。
总之,这条路,与我而言,还有很远很远,我——还要走很远很久。
因它,没有尽头……
(2020/04/21补)
翻看以前的一些东西,包括文字、照片等的,总是会莫名地有一些感觉:以前多幼稚、可笑呀,什么都发出来、写出来;以前多可爱,多纯真,现在身上的杂质似乎越来越多了;以前自己身上有些地方好像挺厉害的,现在反而倒退了好像······
但好像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知道了,人似乎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前进、倒退、前进、倒退中一直在走着的。只要前进的步数多过倒退的,不就是在成长的吗?
翻看这篇时,其实已经有意识地多读多写一段时间了,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读的更多、写的更多,经历的也更多了些,但终归还是只有一点点儿。
你能想到吗?这条路到底是有多长多长。
有一粒种子,我想,它是在2018年初撒下的,不过直到现在还没有破土,时间还有很长很长,还要很久很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