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我重新回到家长课堂的基础班。今天在课堂里我属于经验丰富、知识储备足够的“假新人”,但我却无比真诚的放下自己的内心的评判回来基础班带着一颗小白的心,重新加入课程学习。
流程也烂熟于心,但在一些知识的分享,再回过头来学习底层的核心理念你和基础知识,发现是那么的深刻,再一次扩展了认知。
如:孩子一直都是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安全感”,这是一个感觉自己是被爱的感觉,也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就是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能力的。)
回顾我自己和孩子的日常,其实是在给与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吗?其实不是,是我一直在摧毁孩子的归属感,打击孩子的价值感。这就是我们家孩子现在问题症状的核心。因为我在日常中常常不自觉的做的,不是跟孩子一起去打败困难,而是跟困难一起把孩子打败……(感觉此时,好想为孩子抱不平)
第二个底层的发现是:孩子感觉好,才想表现更好。 在日常中我们一直奉行的是“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是“孩子不能夸,一夸就容易飘”。这就让我们在日常中很容易对孩子用打压和打击式的教养方式。
所以今天的基础知识学习让我发现了,现在自己对于孩子的问题卡点,其实就是底层的基础不够,我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认可。假如孩子是一颗种子的话,我们家长需要给到孩子的是:土壤和水,给与孩子基本的成长环境。
至于孩子是一颗大树、还是一颗小草、还是一朵鲜花,这是由孩子决定的。这要让孩子去自由成长。 家长可以做的是给予适当的光照和适时的松土和施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