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5-20

2018-05-20

作者: 哼哈嘿嘻哟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1:50 被阅读0次

    陈啸

    类型:活跃的消费达人(本地人)

    个人情况简介

    • 26岁,星巴克上班
    • 南京本地人,2016年毕业,南京三一学院,富二代
    • 大学期间,曾去公司财务部分实习(父母帮忙找的),非常不喜欢,里面全是50多岁的阿姨,没有共同话语可聊
    • 毕业后有想开一家潮牌店,后来发现里面的水太深,风险比较大,开潮牌店计划放弃
      “首先第一个很难的是你没有办法去证明你的东西一定是真的,就是你所谓的保真的进货源,所谓的这种特别厉害的进货渠道都有可能被掺假。哪怕你从工厂提前拿出来,也有可能是假的,这种东西如果一旦被查到,或者有人买走之后在网上去说,对于你这个店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且80%、90%的人,就是我自己,我都不会相信路边一个小店卖一件T恤3000,我会相信它是真的。哪怕它真的卖3000,我也不会买,我有那个钱宁愿去德基买一个其它的牌子。”

    喜欢潮牌

    • 喜欢潮牌,希望通过衣服,“标签化自己”“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接触潮牌经历:
      • 高三原本计划出国,后来没有成功,整个人都处于自我否定,很丧的状态

      • 接触到潮牌,觉得非常不一样,一直喜欢潮牌,想要标新立异、标签化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想证明不比别人差
        “不一样,标新立异,就会觉得上面人穿的衣服一方面贵,另外一方面不一样,和我所有目前在南京看到的所有人穿的衣服都不一样。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我更愿意去标签化自己,让别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我更愿意去标签化自己,让别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 “潮牌更倾向于比LV更时尚,但是又更加有标签化、符号化、独特化。”

      • 希望身边同龄人,尤其是比自己好的人,可以看出自己在潮牌上花的心思
        “但是我的目的是让别人觉得这个,如果有人看起来,或者当你每天无意间翻潮流杂志,原来那个人穿的是这个,我觉得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希望身边的同龄人,就是说白了我想找个和我差不多大的,或者比我更好的人,能够看出来我的衣服是这个牌子的,这个牌子大概是什么价位的”

      • 追潮牌,“越买越贵”,“贵即是好”,“如果条件允许,我要买就要买到最好的”
        “其实说白了买了这么长时间我会觉得贵即好,贵的那一定就是好的。我们不谈质量,其实你真正买这个衣服的时候不看性价比,不看质量,潮牌的质量都很差的,洗个1、2次就不行了。只要它贵,就说明它会有标签化的东西,会让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所以我觉得就是好的,说白了就是这么一个很通俗的道理,因为贵就是好的。”

        “其实喜欢潮牌的东西没变,但是就是你会发现人嘛,就开始会往上看。当你买了一个牌子,你会发现后面有一个更好的牌子。当你买了一个更好的牌子,后面还有一个轻奢,轻奢之后为什么不再添点钱买个奢侈品。人会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当你走到奢侈品的时候再往回头看,你会发现我买的3000块钱的T恤,不可能配个1000块的裤子,我肯定要多花2000买条裤子,买了裤子还要买别的,还是想要配套。所以我觉得唯一的变化就是想法会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会更高级了。”

        “可能每个人性格不一样,像我这样如果条件允许,我要买就买最好的。同样的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买的比你差,但是如果说我不买这个牌子,我可能自始至终一直都买优衣库,一直都买100、200块钱的东西,可能我就不在乎。你哪怕买一万块钱的都和我没有关系,但是你开始买了开始接触了,你就不希望自己比别人要差。”

      • 衣服搭配,考虑整体价格
        “衣服主要是黑白,所以我没有那么多搭配,大概看一下今天什么温度,抓件衣服抓件裤子,脑子里面大概盘算一下今天的价格,差不多了。因为我会想象今天这件衣服均价应该差不多,那应该OK,我就可以出门了……因为我会简单的算一下,因为需要算,不算的话……我不太可能会穿100、200的T恤,配个1000、2000块钱的裤子,然后再背个包,我觉得很假。”

      • 一般出去吃饭,会根据去的场合,考虑穿什么样的衣服
        “南京有一个排名前三的汀蝉,那里吃饭蛮贵的。当时想法也很简单,想吃南京最贵的餐厅体验一下,然后就去了。一般去这种我会把最贵的衣服穿出来,但是我觉得正常人都会这样想吧,这个我觉得是日常型。”

      • “永远无法站到最顶端”

        • 一方面,现在潮牌的衣服越来越贵,现在又很流行联名,衣服一联名,就马上贵很多。
        • 另一方面,它的风向变化你把握不准,都是别人运营的,可能今年流行的一个款式,几万块,到明年就不行了。
        • 开始追求自己搭配,穿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
          “那些潮牌均价一到两万,你会发现其实讲白了你的工资开始跟不上它们联名的速度。它们涨价的工资比你工资翻好几番,所以我觉得再这样支出下去,永远不可能赶上最前端。所以我觉得所谓的这种潮人也好,怎么样也好,他们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穿出一些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说简简单单因为别人穿什么我就穿什么。”

        “目前那个大红大紫巴黎世家的老爷鞋,就是目前满大街都在穿的老爷鞋,那个其实很丑,只要明星一上身,立马就成爆款的那种。”

    • 第一件潮牌衣服:T恤,3000多,大二生日,和妈妈沟通让妈妈买的

    • 上班之后把我所有的工资用来买这些衣服、裤子、鞋子
      “因为我没有特别大的压力,我不需要还房贷车贷,我家人也不和我要钱,工资就是类似于我的零花钱。我就把所有工资用来买这些衣服、裤子、鞋子,别的我也没啥爱好。”

    • 主要购买渠道:
      - 德基广场:IT,“逛德基的概率大一点。因为很多人不太愿意去等,而且代购会存在有假货的问题。我买到手第一件事还要找人去鉴定,就是很麻烦。 所以德基我当时买完,可能中间差价差了几百块钱或者1000块钱。”
      - 代购:
    • 基于潮牌爱好形成线下圈子,但是接触并不深,主要是信息共享、深交较少,平时交流一些潮牌方面的信息
      “就是私底下交流一下,我们很少,基本上2、3个人,哪边上新款了会在群里面发一下。或者最近哪边鞋子发售,哪边开始抢了,会在群里发一下。”

    • 希望追求的是稀缺、独特性的事物
      “我觉得没有必要,讲白了这个奶茶再厉害再牛逼最多30块钱,谁都买得起,只要我肯花时间谁都买得起……牛逼的应该是什么,比如说奥巴马来南京了,调配了一个茶,我把它发朋友圈,上面一个LOGO都没有,只有一颗茶叶,但是全世界只有这一杯,我觉得这才是最厉害的。”

    • 个人不是很喜欢逛书店
      “可能我的话不是很想逛书店,我去逛过,我没有很认真的在里面深入逛过,但是我去逛过,没有那么多人,说白了也有可能我去的时间点不对,南京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沉浸在书店里面。大部分南京的状况还是停留在早上上班,晚上会去酒吧街,或者清吧,简单的和朋友喝喝酒聊一聊,晚上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上班,是这样的生活状况和节奏。”

    • “我喜欢我想要,那我立即就要得到。”
      “我喜欢我想要就要立即买到,就像我更喜欢在德基买潮牌,代购的话要等一段时间,我不愿意等。其实像成功人士延迟满足,他们可能会把手上的糖一直抓在手上,等到之后我们再去满足。但是我不一样,我抓住它就要立刻吃下去,所以这就是问题的原因所在点。”

    喜欢吃喝玩乐的地方

    • 喜欢上海,可以买到很多东西,接触到非常多的新鲜的事物,但是不愿意在那里生活,因为节奏太快了,还是在南京安逸一些
      “上海还是好地方,年轻人很喜欢,但是我觉得我喜欢仅限于它可以买到我想买到的东西。但是如果让我真正在那儿工作生活,不行,上海的工作节奏压力都太大了,毕竟还是一个离开家的地方。可能没有那么熟悉,我并没有说我很讨厌这种新的环境,我是觉得长大了更安逸于现有的现状”

    • 上海有影视基地,外白渡桥

    • 上海,迪士尼大型的游乐场

    • 日本东京有一个橘子街:那条街全部都是卖潮牌的,我第一反应是要开那种地方。

    • 自己认为“吃”和“玩”是分开的,对于玩的那个地方,更倾向于是游乐场,认为才是真正的玩。
      “我吃只是为了去满足我味蕾上,或者身体的一个需要,或者享受一种食物的过程,但是我玩是给我整个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愉悦……迪士尼那种非常综合性的游乐场,我会觉得那个玩的很舒服。因为我的目的性就是为了玩,如果我想购物完全可以来新街口,这边商场很多,我想吃我也可以来新街口,想吃也可以来新街口。如果真正说玩,其实没有那么多。”

    • 注重新鲜感、不一样的体验

      • “要么就是远离城市,体会到自然的,或者对当地的一些民土民风和南京不一样的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
      • “要么是就是去东京全部都是高楼大厦,这种和南京差不多,但是里面的生活节奏,包括里面的一些牌子,包括里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是那种感觉是真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印象还是蛮深刻的。”
    • 北京的太古里,成都的太古里
      “我觉得太古里太神奇了,尤其是北京那个地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它完全刷新了我对于潮牌或者奢侈品店的认知,一进去之后全部是这个牌子的衣服,而且款非常全。你要是喜欢这个就会觉得非常爽,买东西超爽,一个牌子一整栋楼,包括像上海新天地也是。”

    • uniuni 咖啡
      “那个店的老板好像是世界中国赛区的一个冠军,很厉害的一个人,他好像在云南有一块自己的地,然后他自己种植咖啡豆。”
      “发现我开始不仅限于星巴克了,我开始想尝试不一样的东西,尝试一些新颖的咖啡,开始有了品鉴能力,开始对咖啡豆有要求,开始对咖啡的烹熟手法有要求。”
      “特别精致感觉,体验到一些不一样的逼格的部分”
      “它拉的那个花……讲白了星巴克给你一个杯子,盖子一盖什么都看不到了。它是给你一个玻璃杯,上面有拉花,包括可以喝手冲,然后这种都是很慢节奏的。我需要坐下来静静的看着他,他帮你冲,可能冲的过程中给你讲这样的咖啡豆来自于哪里,它有什么样的特色,营造的这种文化和氛围感,我们叫仪式感更重一点,而让你感觉到不仅仅是喝一杯饮料这么简单。”

    • 不好的体验:
      • 画家村:特别远,到了之后只有墙上有几幅画,

    信息获取渠道

    • YOHO有货:专为潮流人士设计的移动购物软件。
    • 明星穿搭,如:权志龙,陈冠希,
    • 微博:@全球潮流资讯
    • 抖音
    • Mars:APP,新鲜好去处
      • 玩潮牌的朋友推荐
    • 大众点评
      • 主要根据评分,看评论,不愿意冒风险猜雷,“万一这家店不好吃,就会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

    南京印象

    • 快速,年轻化
      “我所认知的南京就是在不停地发展,我们会发现怎么又开了一家店,怎么又新开业。一夜之间好像商场全部开起来,整个遍地都在开商场,遍地都在开……大家蓬勃发展,整个南京的文化趋势开始慢慢偏向于潮流年轻化,因为从德基新入驻的品牌,包括南京新开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店,能够看到其实更加偏向于年轻化,包括最近所谓开的网红的餐厅也好,茶也好,其实仔细留意它们大部分排队的都是年轻人,所以他们的目标群体也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

    • “三年前的上海” “上海对南京影响很大”
      “我觉得南京的发展和上海越来越像……在上海排队现在不排的东西,换回南京全部在排队。比如说那个时候上海的喜茶,还有上海特别火的桂满陇,但是现在桂满陇还在排队,就一直在排队”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特别喜欢往上海跑的人,你会发现南京的发展和上海越来越像,整体风格也开始朝那个方向越来越偏。”

    • 网红模式越来越多
      “从喜茶开始之后,好像就开始大面积的进驻南京之后,网红店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这个很赚钱,其实我不需要认真思考,我把上海的东西往这儿一搬,立马就开始排队。而且换一个名称,上面永远加一句话,火爆上海的什么什么,这边就开始排队,蛮好玩的,都是这样。”

    • 网红模式看法:很傻逼,但是接受,毕竟是一种宣传方式
      “我就是觉得挺傻逼的,我觉得讲白了就是一个喝的,我花2、3个小时看看书玩玩游戏多好,为什么要花2、3个小时跟风做这么一件事情。而且人的期待值会不断的随着时间上升,我在排2、3个小时,觉得有多么好喝,这么多人排队。真正买到喝到嘴里,也就是这个样子,产生极大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让你觉得前面2、3个小时在浪费时间……从企业来讲我觉得它这就是一种宣传的方式,扩大影响范围。其实我是觉得作为男生来讲,我觉得没有必要,讲白了这个奶茶再厉害再牛逼最多30块钱,谁都买得起,只要我肯花时间谁都买得起”

    • 南京吃喝玩乐地方结构比较单一,难以满足需求
      “基本上所谓的娱乐活动就是电影院、购物,一些吃喝,基本上就是这些,没有其它的,很少。像我们这种人无聊会把南京所有的咖啡馆走一遍,就是因为实在没有事情做。真的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就闲得无聊会把大众点评打开,然后从第一个开始往下翻,一家又一家咖啡馆逛。”

    南京人群及消费趋势

    • 近两年开了很多咖啡馆,但基本都处于收支平衡状况
      “上海工资收入在那边,所以可能他们会更偏向于下午茶文化。而南京的层次还没有到达这种,所以下午茶没有那么普遍,所以咖啡馆大部分现在属于一种成本相当于平衡一点的情况。”

    • 咖啡店大部分人是在做情怀
      “把全南京排名前30的咖啡馆逛一遍,因为我说实话我也是好玩,就是觉得没有事做,南京真的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玩,没有试过。我去星巴克也是想自己开一家店,我想去看一下别人的想法,别人是怎么开的。感觉就是讲白了,情怀大于经济,很多人都在做一个情怀……南京真正说能够赚钱的那种咖啡馆很少,可能就是那么一两家,而且它们是有老板或者固定的客源加持。而且它们的盈利渠道不单单是销售咖啡这么简单,它们会把咖啡豆卖给其它南京的咖啡馆之类的。”

    • 南京消费者:讲究性价比
      “我觉得现在南京大部分都属于讲究性价比的状态。因为其实像今天这种咖啡,不见得比星巴克便宜多少,但是它可能是一种环境和氛围。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不会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为这种环境买单。”
      “南京的基本工资基本上控制在4000到5000块钱”

    • 南京消费者:享受知名品牌的拥有感,对小众品牌的品鉴力尚未达到
      “南京的品尝能力还没有达到。讲白了我花30我更愿意去星巴克买一杯,而不愿意在你这里买一杯没有任何LOGO或者东西的东西。为什么,我会更享受一种品牌拥有感,而不是我一定要喝咖啡,这种刚需很少。”

    • 还未形成到休闲放松场所消费的习惯
      “我去咖啡馆,大部分时候发现就我一个人,就南京还没有形成一个气候,大家都是觉得这种无关紧要花20几块钱花30几块钱买杯星巴克就好了,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坐在那里大家聊聊天怎么样,还没有到这种程度。”

    • 目前南京排名前三、均价前三的餐饮都是日料
      “现在南京排名前三的,均价前三的全部是日料。然后我前段时间去上海,简单的搜了一下上海前三的一家餐厅,排名第一的是米其林,提前3个月预订,均价是6000多块钱一个月。”
      “南京最贵的是1500一个人,已经算是最贵的了。”

    对南京的期待

    • 越来越城市化,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便捷
      “就我来讲潮牌越多越好,商场越多越好,潮牌越多越好,我的选择性更多,我的想法更多,可以看到的东西更多。为什么我说我喜欢上海的原因,就是上海的品牌多,它的潮牌特别多,它的店面包括整个款式都比南京多。”

    • “潮牌店多,便利店更方便更快捷,讲白了就是更像上海我更喜欢,更像上海更像北京我更喜欢。”

    对项目所在地的印象、期待

    • 不太熟,不方便,挨着南京火车站,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

    • 分几个区,比如说这条街道可能是日本风格,下一个是欧式风格,“当我进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仿佛漫步在日本街头的感觉,我觉得这样做很好玩,肯定能够刷爆朋友圈。但是预算估计成本会很高。”

    • 不建议民国风格
      “南京民国的风格太多了,除非把它做的非常厉害,不然你一说民国风格,我就往总统府、1912、老门东那个方向跑,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 展览

      • 南京展览了解的不多,六朝博物院那里会经常有展,德基楼顶最近好像在搞哪个画家的画展,我去德基那么多次,从来没有看到有一个人走进去过。
      • 动漫展还可以。“我曾经参加过南京的一个漫展,就是在那边有一个国展中心。开始我会觉得玩动漫的宅男,应该是很小众的一群人,应该没有多少人,后来发现错了真的超多人。大部分都是像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这样的状况,他的经济消费能力没有这么高。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喜欢倒不会去做,我喜欢这件事情但是我不会去做。”

    城市公共空间的想象、期待

    • 希望大家都是有相同爱好的人,和我一类人
    • 场景:“和女朋友,漫步在路上,两边的樱花飘散,牵一头狗,阳光洒下来,感觉会比较舒服吧。但是对这种安静的气氛氛围,最好是有一个小的茶馆,开放式的茶馆,我不需要有特别大的电影院,大部分都是外场的形式,坐在那边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我觉得这是非常舒服的一个状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q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