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清闲些,看到有简友说小时候吃“鸦葱”,突然就想起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老鸹蒜”。
百度一搜,还真是有。
小时候在北疆,住地周围山很多,大多不高,春天的时候,山上的灌木会开出红的黄的花,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就会带着娃儿们上山玩耍。
那时候物质匮乏,新疆生活的人们,缺钱是一方面,物资也极缺。
加上植物返青比较晚,所以娃娃们上山,逮着什么吃什么。
“老鸹蒜”是公认的“最好”。一经发现,众多的娃娃们一哄而上,对待稀世珍宝一般的,选一个最细心的娃儿开挖,顺着那朵小花小心翼翼的往下挖,新疆的气候干燥,降水又少,土质贫瘠坚硬,偏那“老鸹蒜”极其娇嫩,细细的茎很长很长,一旦不小心挖断,就再无踪迹可循,小孩子们耐心浅,挖断了就长叹一声一哄而散。
只要有趁手的工具,大多数时候是可以挖到一颗裹着黑褐色皮的,花生豆一样大小的球茎,新疆娃娃们都大气,推让一番后就会进入某个娃娃的肚里,甜甜的,汁液丰沛,就是太小了。
因为记忆太深刻,如今还能清晰记得它的叶子,它的茎,它的果实的味道。
童年的时光,穷则穷,但那些快乐,永远留在生命的最深处,时时忆起: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