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淮上人家

淮上人家

作者: 张小凡diary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23:49 被阅读24次
淮上人家

当笔墨已经滴在洁白的纸上时,我还是不知从何讲起这个故事。

我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人,那时候的农村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还是“蹦蹦车”(逼格高一点说法就是三轮敞篷五征农用拖拉机);一台彩色电视在村里都是稀有物资。故事的序幕就此拉开,那是96年的九月份这个月份正是秋收的时节。母亲在河边剥蔴,孩子在她肚里等待,可能是孩子饿了吧,不停的折腾。

“小四,你家女人生了,快回去看看吧。”父亲匆忙赶到家,守在门外,焦急的等待屋内的消息。不多时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是很久的时间,接生婆从屋内走出说“男孩,母子平安。”父亲的满足不言而喻已从脸上满满的笑容就可以看出。对于世界来说,这个男婴只是一粒尘埃吧了,卑微且渺小;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那是他的全部,是他对自己生命的延续。

孩子急忙长大,有一天,孩子问母亲:“妈妈,过了这个年我就七岁了吧?”母亲回答到:“嗯,过了这个新年你就又长大一岁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心里是十分矛盾的,她想让孩子能快快长大又希望孩子长慢一点,这无疑表达出母亲内心对孩子深深的爱,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茁壮成长又害怕孩子成长中受到伤害。

这一个新年,让这个孩子懂得很多,他和小伙伴们找到了新的玩物,他从哥哥姐姐那儿学到了谦让礼貌,他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孝义亲情。

淮上人家

新的玩物

在乡下过年,村子里的童趣到处都是,上午找几个伙伴堆雪人,下午可以设陷阱捕鸟,晚上可以躺在玉米杆上仰望星空。乡下人因为娱乐措施很少所以晚上休息很早,这些孩子在寒冬里最大的温暖莫过于母亲的怀抱。

冬天悄悄过去,孩子不断的长大,十几岁的孩子在乡下学到的技能更多了,比如:游泳、爬树、骑车、偷瓜…。童趣是我们乡村人家唯一可以媲美城里人的地方。

「偷瓜」:乡下孩子总是带着一种痞味,这种痞味体会在“偷”上。淮上平原地势平缓,适合种植许多农作物,其中有一种东西是这些孩子最爱的-“香芋”。其实这些孩子家里或多或少都种的有一些,但也抵不过“偷香芋”的刺激感,每逢香芋成熟的季节,三三两两的孩子就在小土坡上游荡,中午时分是最好的时间。孩子们分工明确,有人观望有人徒手向土中挖去。待到足够众人吃的,便躲在废旧的民房里收集柴火,生火烤香芋。过程刺激,味道香浓。

「爬树」:乡下人爬树这个技能可谓由来已久,孩子们也热衷学习它。掏鸟窝和摘桑椹必备能力,每逢天气转暖,这些孩子总是要进行无数次的比赛来证明谁的爬法最好。

城里上学

小孩慢慢的长大,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更多的知识把他送到了城里上学。孩子很不喜欢这里,觉得这里不自由总是有人管着他。他就淘皮捣蛋,经常逃课最后发展到无故旷课。远在广东父母听说了这些事,千里之外赶了回来,一顿打骂不了了之。

后来,父母领着他去学生处找老师,低三下四的为他求情,乞求那些老师别开除他,父母那双颊发白的头发让他红了眼眶。他听从父母的安排,不再旷课认真求学。

家庭纷争

提及乡下人的纷争,不在乎一个“土地”。民以食为天,而“土地”是承载乡下人情感的寄托物。故事发生于孩子的父亲想为自己孩子盖新的房子,但又不能扒了原来的老房子,而老父亲就有一块地足够几个兄弟都能盖上新房。但是老大不想如此,他想独占为一家,几家可是从亲情转化为仇怨。这场恩怨至今无法化解。

淮上人家

孩子在一步步成长,乡下人的质朴是他的本分,乡下人的勤劳是他的财富,乡下人的传承是他行走天涯的“根”。淮上人家延续了中国古代乡村人的气质,他们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显得如此纯洁。他们虽然有争斗,有吵架,有打骂,但他们在传承中国“以农为本”几千年的乡土文化。


相关文章

  • 淮上鸟儿,安在人家

    淮上鸟儿,安在人家——教育心理学分享第428天 甲骨文“淮”,左边是隹,飞鸟,右边是“川”的变形,河水,表示大鸟飞...

  • 淮上人家

    淮上人家 文|兪秋 淮上清流对影斜,八公对盏好人家。 残萤栖玉朝鸣露,山下金河托短鸦。

  • 淮上人家

    当笔墨已经滴在洁白的纸上时,我还是不知从何讲起这个故事。 我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人,那时候的农村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还是...

  • 淮上人家

    韩信曾投千金于淮水,感激漂母之恩。这漂母大概就是淮河边上普普通通的农家人。明太祖朱元璋也自称“朕本布衣,出生淮右”...

  • 淮上

    淮上秋起 墨总缀成珠 扰一袭清梦 枯涩年华 妄求。 桑上痕浅 故人了去 眉尖蹙又锁 任风沙城坠 全然无存 成痴。

  • 淮上

    银河帝国之刃 淮上。

  • 星河淮上

    长乐篇 No.1 江淮初尚 大雨倾盆而下,仿佛在洗刷世间的污浊。 昔日灯火璀璨繁华不已的京都在半隐半现的月光映照下...

  • 临淮上

    秋風催離夏, 淮水留客憩。 不知弄琴人, 今只誰依肩?

  • 淮上春

    两行绿柳岸上排,一江淮水映日还,三五童子逐春色,朝阳桥下客船来。

  • 淮诗 | 韦应物淮上遇故知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淮上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r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