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被誉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知易讲堂』旨在通过分享国内易学大家的原创文章与思想集萃,帮助我们认知世事的本源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让我们掌握先机、扬长避短、趋吉避凶。 本期主题:易学史上四大圣人的故事 上周我们给大家主要讲了易经中“易”是什么意思,今天跟大家分享易学史上四大圣人的故事。 1 伏羲作卦 易学的诞生是始于伏羲作卦,创造了八卦的符号系统。这个是易学的符号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符号易。伏羲是怎么创作出八卦的呢?讲到这里要讲一个观点,现在有很多易学书籍写的是伏羲画卦,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八卦不是伏羲画出来的,是伏羲作出来的、立出来的。在《系辞》讲的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画卦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易纬《乾坤凿度》“上古变文为字,变气为易,画卦为 象,象成设位”。
到了南宋朱熹以后,朱熹和蔡元定写了一本书叫《易学启蒙》。书中说伏羲根据十数河图推演画出八卦,从此以后画卦 之说大行其道。这本书是以朱熹的名义写的,实际上是蔡元定起草的。蔡元定跟朱熹以师生相称,他称朱熹为老师,实际上两人亦师亦友。
为什么说八卦是作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呢?《系辞》里讲“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庖牺氏就是伏羲。
也就是说伏羲氏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时代,通过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水火雷风等自然现象,以及观察鱼虫鸟兽与天地的关系,得出来的规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说这套东西可以在人身上类比,也可以在万物身上类比。
这一类比就发现,天底下的道理是相通的,形成了易学之道。这个时候伏羲作出了八卦。那时候的八卦符号与现在的八卦符号是不太一样的,阴爻是一个尖角形的。 这个就是不同地方出土的八卦的样子,到了东汉末年就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长两短的样子。在伏羲时代,他是通过观天察地创造出这套符号系统,实际上表现的是很自然朴素的天道思想。八卦八个东西的取向是自然界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2 周文王演卦 大家都看过封神榜,知道里面有一段关于周文王演卦的故事,所以对于周文王要比伏羲熟悉。传说商纣王把周文王囚禁在羑里,他在牢里推演八卦。
周文王根据伏羲的符号系统写出了卦爻辞,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文字版的《易经》。
实际上卦爻辞不是一步成形的,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太卜(古代负责占筮的官)把它编辑完善成形的。从卦爻辞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地方在讲吉凶悔吝,这个时候易学的主要作用变成占卜,属于神道思想。
在伏羲时代八卦还属于天道思想,文王之后便向着神道思想演变。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因为李斯把易经划分到占卜类的类目才幸免于难。 3 孔子 那么到了孔子时代,易学发展成什么样了呢?
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易,并作出了《易传》。孔子时代是儒家易学思想的初始形态,他把读易心得运用在儒家思想里面,《论语》中易学思想随处可见。
《易传》中孔子多处有对易的称赞之词,如《系辞》中有一段话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因为他的极度推崇,从孔子之后,基本上之后儒门弟子传人没有不学易学的。儒门中的易学大家数不胜数,如后来北宋五子都是易学大家。
这个时候孔子把易经的思想再一次落地,变成了人道思想,为儒家思想服务。 4 老子 同时代的老子另辟蹊径,用易学来讲道,作《道德经》,把易学往形而上的方向发展。
《道德经》里从天道到人道都有阐释,老子实际上打通了天道、神道、人道。
老子的易学系统发展到后面主要发展成研究物理、数学应用方面的东西。
这里的物理不是现在说的物理学的东西,是讲宇宙的形成,天地万物的生成,时间轴的转动等,用现在的词汇可以理解成宇宙时空。
这一套系统搭建完以后,道家的养生、丹道、中医,历法还有兵法、术数等都是从此演化出来的。 下期我们接着给大家分享易学发展的故事。 『知易讲堂』,下周继续开讲
◆ ◆ ◆ ◆ ◆
专注于八字论断 风水布局 易学应用文化推广
知命阁
这里有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易学专家 功力深厚的资深风水名师 善解人意的贴心小助理
为您破解财运、健康、婚姻、学业困局; 帮您知命、懂命、解命,把握先机,决断未来! 咨询求测请联系小一:zmgxiaoyi 希望朋友们能多了解,多关注我们的祖先创立的易学文化精髓,代代相传!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k5MTYwMQ==&mid=2247484011&idx=1&sn=222e9c039ad41f5145f18f2512808852#r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