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作者: 余杨健二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8:45 被阅读0次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如果情志异常,也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的七情,如高兴或悲伤、喜爱或厌恶、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一定要记住不可过度。 《黄帝内经》里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一)、喜

    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

    心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

    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等等。

    喜伤心,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

    ( 二)、怒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

    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

    怒既有积极的一面,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土气,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

    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证。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喜太息,暧气,呢逆等症状。

    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三)、忧(悲)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肺主皮毛,悲忧伤肺,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四)、思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脾主运化;

    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有关。

    思伤脾,思为脾志,因而过思则易伤脾。伤脾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有的还可出现暧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五)、恐(惊)

    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急反应。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

    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恐 伤 肾, 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泄,严重的惊恐,还会导致人的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情志调摄、心理保健,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防病健身、畅享清新健康快乐的生活。  因此,情志养生要做到:

    1.静养心神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锻炼自己的意志,陶冶情操,调摄精神,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净。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躁情绪,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保持心态平和;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保持无恼怒、无怨恨的情绪,言行思维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使自己的心情达到最佳水平;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适应社会环境,以平常心对待名誉、地位、利益的得失。没有非分之想,常知足,进退有节,形体就不易衰惫,精神也不易耗散,这样,我可以减轻精神负担,得到平静、愉快的生活。

    2.转移注意力 我是一个在逆境中会容易烦闷、忧愁、沮丧的人。在情绪不佳时我可以借书画等,转移情志,陶冶性情;听听抒情的音乐,观赏一场喜剧,看看青山绿水,暂时能忘却忧愁,精神振奋„„在逆境,我要做到静神少虑,处世豁达、谦让和善,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保持精神畅达乐观,更应有为有守,积极准备迎接下一个机会的来临。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3.顺应环境,调控形神 顺应自然规律社会环境,实现精神意志的自我调控,养心与养德相结合,我会做到:不自负太高,有自知之明;不贪欲过多,知足常乐;不做昧心欺人之事,心境安定平静,不怨天尤人自寻烦恼,更不惊慌恐惧;心境高远,不谋私利;闹中取静,淡泊名利,摆脱世俗的烦恼。

    4.培养良好的人格。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以及谦虚、开朗的性格

    5.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健康哪儿去了之——情志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tt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