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3
回家过年的时候见了几个小学同学,因为我是做教育的,所以不免聊了一些教育的话题。因为我们这个年龄除了我他们都有小孩,而且都已经上了小学。他们都已经体会到了教育孩子的辛苦。
和他们聊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焦虑对他们无用,但是学习规划人人可用。简单点讲就是不一定要补课,但是一定要站在人生的长度、站在小学到中考这9年的长度上对孩子的学习做规划。
同学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就这样的条件,不像城里人,没有时间管他们,我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们了。”
同学说的情况我非常理解,而且我认为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太多时间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孩子玩。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放养。我的观点是:在当前条件下最小限度干预。
首先是“在当前条件下”,就是必须先接受现在的现实——家长认知水平有限,家里需要有人出去挣钱不能陪伴孩子学习和玩耍。先接受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看能不能改善。比如,不能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因此孩子写字不能看。那么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每天写完作业拍照发给家长,每天只看字体,不过关就重写。
那么,什么是“最小限度干预”呢?
比如,现在不知道该让孩子养成什么习惯好,那就用尽自己一切渠道和精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好。比如,小孩沉迷于手机,如果不能杜绝,那就限定每天只能玩1小时,只要比以前少玩了就好。
“最小限度干预”就是在没有想好怎么做效果才好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小限度干预”;有很多好方法可以用的时候,只采取一个好方法实施,实施成功了,再实践下一个好方法。
还有一个观点是:一定要规划,但是不一定补课。
这是我从事教育,这几年然后又不断思考得出的结论。很多家长有种想法,就是当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就行了。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因为辅导班只能解决技巧问题,只能解决方法问题,但是怎么落地,怎么激发学习动力,大部分辅导班是做不到的。
但是为什么要规划?规划又是什么?
现在很多补习都是基于当前的,比如三年级孩子要学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但是很多孩子不理解。如果放到补习班,很多老师会让孩子大量刷题,然后让孩子看见这类题就知道怎么做。这种方式是制造条件反射让孩子“会做”这类题。
这样做首先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需要经常保温,另外还很可能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产生误解,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甚至还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但是,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三年级的孩子不好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但是到五年级的时候再讲,他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当时考试不好,其实没什么问题,这个知识点完全可以放在五年级再拿出来学习。
现在有很多对教育了解不多的家长,会把目光放在现在孩子所处的年级,稍微有点远见的家长就开始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就已经在规划孩子从当前到中考的学习了。
比较流行的规划是小学低年级主攻英语,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小学阶段把小学初中古诗文背完。
他们是站在9年的时间长度上在规划孩子的学习,而不是把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学校的规划。因为小学课后时间多一点,初中学习时间会比较紧张,如果能够把一部分初中要学的内容提前放在小学学习就会减轻一点初中的学习压力。
同样的,如果能将初三的学习内容前置一部分到初一初二寒暑假,那么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小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规划,而不是一味强调补课。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我们会发现体育锻炼、阅读、写作、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未来更有帮助,那么是不是应该在上学的时候把培养这些能力作为重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