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作者: 木石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6-17 06:13 被阅读0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注释中说,青未了:就无限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而言,谓郁郁葱葱的泰山,从古至今连绵不断,一望无际。

对于这样的注释,我略有些不敢苟同。青未了就字面的意思,就是青没有完,没有消失。大约是青没有完全消失,黄没有完全到来,属于黄肥青瘦,青黄交替的秋冬之际吧。其实真没有必要,人为的过度扩大作者所写的境界,把它上升到一个地理上连绵不断,时间上亘古及今的宏大场面。倘若首句境界如此之大,后文全篇都只在观望泰山,岂不有虎头猫尾之嫌?个人觉得,首句就是对泰山所在地的一个总览,紧接着便是聚焦泰山的观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注释,阴阳:山北为阴,指齐。山南为阳,指鲁。言泰山高峻分割山南山北,因日光照射不同而呈现出明暗判然分明的景象。

鄙人觉得,山的明暗与其高矮委实没有多大关系。钟的动作是造化做出的,割的动作也应该是阴阳做出的,而不是泰山。阴阳不特指山南山北,而应与造化同义,是自然,是一切正反明暗,所有对立统一物的表述代码。是这个包含所有的阴阳割出了泰山的阴阳明暗,视觉中的光影形态。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注释,言重重叠叠的云气使心胸动荡。有人把这两句译作: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涤荡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

就行文来看,胸是泰山的胸,而不是作者的胸,强行解释作涤荡心胸明显不妥。而且,作者并没有直抒胸怀,直接显露心情的意图,手法上更趋于隐晦,委婉地表达方式。不会浅拙地说涤荡了心胸。个人觉得,当胸生层云似乎更说得通些。但若后世没有传抄错误,作者确乎用的荡字,那就应别作深思了。荡,是云层在翻荡。云层在泰山的胸前翻荡开去,又生发而出,层层不断的状态。这就是望见的景致,至于有没有动荡作者的心胸,不得而知。

把归鸟看作暮鸟投林我也觉得不对。归,就是飞出后飞回的归。谁规定鸟儿要朝出暮归了?而且,除非作者是傍晚路过泰山,只是望岳,无缘登临,否则定然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攀登的,不会暮晚时分还在山脚下。过泰山而不入,这种概率,自己去想吧。

实际上,作者眼中望见的泰山,就是他本人。落第就是黄了,但是青未了,壮志还在。造化把神秀聚于己身,阴阳主宰我的昏晓起落,经过胸中生层云,极目入归鸟的条件,便能登凌绝顶,施展报负。

相关文章

  •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望岳

    文/书山花开 在心里抚摸过千万遍的那座山,今天终于让眼睛抢先一步,将触角伸到遥远的地方,感受它的神奇与瑰丽。 无边...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思...

  • 望岳

    绝岭有孤松 苍茫仰六合 风云无改变 磐石不可斫

  • 望岳

    望岳: 文/岱岳福翁 2018.12.2日 泰山亦称东岳.又名岱宗, 玉皇顶.就是它的最高峰。 它累叠的山势.厚重...

  • 望岳

    《望岳》,就是望泰山。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 望岳

    一道残阳铺山松, 半山昏暗半山红。 可怜三月初三夜, 来日定在此山中。

  • 望岳

    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 望岳

    每一次遥望您的时候 您总是令人襟怀开阔 荡胸生层云 我 就是那只回家的鸟儿 我 知道 在您老面前 我是 一只不懂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望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xx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