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生命守护信仰的毛岸英

用生命守护信仰的毛岸英

作者: 小华_ab01 | 来源:发表于2023-05-21 09:43 被阅读0次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然来了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毛岸英生在中国,战斗在朝鲜,牺牲在朝鲜。

    作为毛泽东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幼年随父母辗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1930年10月,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随之被关进牢房。10月24日,恰逢毛岸英8岁生日,母亲杨开慧惨遭敌人杀害。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被营救出狱,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上海。1931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岸英不得不流浪街头。他在烧饼铺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也推过人力车,历尽了艰辛。在经历了5年“不堪回首”的上海流浪生涯之后,1936年,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毛岸英从海上经法国巴黎抵达苏联莫斯科,入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些在苏留学生要求加入苏联国籍,以便参加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抗争到底。毛岸英后来回忆说:“我不愿这样,我是中国人,要为祖国服务,从这点讲,我是爱国主义者。但我同时还是国际主义者,并对军事很有兴趣。”为此,他先后3次上书斯大林,要求参加苏联红军,上前线与德军作战,但始终没有得到回信。1943年1月,参军意愿强烈的他来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学习,被授予中尉军衔,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随后,他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继续深造。军校毕业后,毛岸英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战略反攻,长驱数千里,冒着枪林弹雨,驰骋于欧洲战场。

    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岸英遵照父亲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和农民睡一样的土炕,吃一样的粗粮,干一样的农活,与劳动群众打成一片。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此自居,相反,他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随后,又跟随田家英等人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与哲学,可视为就读“窑洞大学”。翌年,毛岸英东渡黄河,参加了中央土改工作团,并出席了在西柏坡举办的全国土地会议。事后,周恩来称赞道:毛岸英同志在土改运动中的一些意见是正确的,很有学问,他攻读了不少马列著作,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其间,毛泽东还专门写信鞭策儿子:“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需要一名俄语翻译,以便与苏联派到中国和朝鲜的军事顾问互通情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说:“岸英是第一个向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些高干子弟甚至高级干部本人就没有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的。”10月,毛岸英跟随志愿军司令部,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

    毛岸英在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后,他白天与战友们在办公室工作,晚上就在用稻草搭的地铺上睡觉。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在敌人的疯狂轰炸中,正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永远留在了这片战斗的热土上,年仅28岁。

    今天,在朝鲜的平安南道桧仓郡,坐落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陵园中,矗立着一座年轻战士的半身雕像,雕像旁立有花岗岩石碑,上刻“毛岸英同志之墓”7个大字,背面则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刻下的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〇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作为毛泽东长子的毛岸英用生命守护信仰,对人民大忠大义,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毛岸英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生命守护信仰的毛岸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y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