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诗意】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拓展】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