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https://blog.csdn.net/u014380165/article/details/72851035
https://www.cnblogs.com/skyfsm/p/6806246.html
https://www.cnblogs.com/zf-blog/p/6740736.html
论文: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1. 要解决的问题
R-CNN (即 Region with CNN Features)这个算法是用来做目标检测的经典算法,2014年提出。
目标检测简单讲就两方面:定位和识别。即知道object在哪儿,这个object是什么。
R-CNN在pascal VOC 2012数据集上取得了mAP 53.3%的成绩,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2.R-CNN结构
基于object-detection简介中的思路,RCNN的出现了。
image.png步骤一:训练(或者下载)一个分类模型(比如AlexNet)
image
步骤二:对该模型做fine-tuning
• 将分类数从1000改为20
• 去掉最后一个全连接层
步骤三:特征提取
• 提取图像的所有候选框(选择性搜索)
• 对于每一个区域:修正区域大小以适合CNN的输入,做一次前向运算,将第五个池化层的输出(就是对候选框提取到的特征)存到硬盘
步骤四:训练一个SVM分类器(二分类)来判断这个候选框里物体的类别
每个类别对应一个SVM,判断是不是属于这个类别,是就是positive,反之nagative
比如下图,就是狗分类的SVM
步骤五:使用回归器精细修正候选框位置:对于每一个类,训练一个线性回归模型去判定这个框是否框得完美。
image3. 算法简述
本文数据集采用pascal VOC,这个数据集的object一共有20个类别。
首先用selective search方法在每张图像上选取约2000个region proposal,region proposal就是object有可能出现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些region proposal构造训练和测试样本,注意这些region proposal的大小不一,另外样本的类别是21个(包括了背景)。然后是预训练,即在ImageNet数据集下,用AlexNet进行训练。然后再在我们的数据集上fine-tuning,网络结构不变(除了最后一层输出由1000改为21),输入是前面的region proposal进行尺寸变换到一个统一尺寸227*227,保留f7的输出特征2000*4096维。针对每个类别(一共20类)训练一个SVM分类器,以f7层的输出作为输入,训练SVM的权重4096*20维,所以测试时候会得到2000*20的得分输出,且测试的时候会对这个得分输出做NMS(non-maximun suppression),简单讲就是去掉重复框的过程。同时针对每个类别(一共20类)训练一个回归器,输入是pool5的特征和每个样本对的坐标即长宽。
4. 算法详解
训练过程:
-
准备region proposal。对于训练集中的所有图像,采用selective search方式来获取,最后每个图像得到2000个region proposal。
-
准备正负样本。如果某个region proposal和当前图像上的所有ground truth中重叠面积最大的那个的IOU大于等于0.5,则该region proposal作为这个ground truth类别的正样本,否则作为负样本。另外正样本还包括了Ground Truth。因为VOC一共包含20个类别,所以这里region proposal的类别为20+1=21类,1表示背景。简单说下IOU的概念,IOU是计算矩形框A、B的重合度的公式:IOU=(A∩B)/(A∪B),重合度越大,说明二者越相近。
-
预训练。这一步主要是因为检测问题中带标签的样本数据量比较少,难以进行大规模训练。采用网络AlexNet来学习特征,包含5个卷积层和2个全连接层,在Caffe框架下利用ILSVRC 2012的数据集进行预训练,其实就是利用大数据集训练一个分类器,这个ILSVRC 2012数据集就是著名的ImageNet比赛的数据集,也是彩色图像分类。
-
fine-tuning。将2中得到的样本进行尺寸变换,使得大小一致,这是由于2中得到的region proposal大小不一,所以需要将region proposal变形成227*227。本文中对所有不管什么样大小和横纵比的region proposal都直接拉伸到固定尺寸。然后作为3中预训练好的网络的输入,继续训练网络,继续训练其实就是迁移学习。另外由于ILSVRC 2012是一个1000类的数据集,而本文的数据集是21类(包括20个VOC类别和一个背景类别),迁移的时候要做修改,将最后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由1000改成21,其他结构不变。训练结束后保存f7的特征。
-
针对每个类别训练一个SVM的二分类器。输入是 f7 的特征,f7 的输出维度是2000*4096,输出的是是否属于该类别,训练结果是得到SVM的权重矩阵W,W的维度是4096*20。这里负样本的选定和前面的有所不同,将IOU的阈值从0.5改成0.3,即IOU<0.3的是负样本,正样本是Ground Truth。IOU的阈值选择和前面fine-tuning不一样,这里链接3的解释是:前面fine-tuning需要大量的样本,所以设置成0.5会比较宽松。而在SVM阶段是由于SVM适用于小样本,所以设置0.3会更严格一点。
-
回归。用pool5的特征6*6*256维和bounding box的ground truth来训练回归,每种类型的回归器单独训练。输入是pool5的特征,以及每个样本对的坐标和长宽值。另外只对那些跟ground truth的IOU超过某个阈值且IOU最大的proposal回归,其余的region proposal不参与。具体参考链接3。详细说一下:对于某个region proposal:R,以及其对应的Ground truth:G,我们希望预测结果是:P,那么我们肯定希望P尽可能接近G。这里通过对pool5层的特征X做线性变换WX得到变换函数F(X),这些变换函数作用于R的坐标达到回归的作用(包括对x,y的平移以及对w,h的缩放)。因此损失函数可以表达为:R和G的差距减去P和G的差距要尽可能小。
测试过程:
-
输入一张图像,利用selective search得到2000个region proposal。
-
对所有region proposal变换到固定尺寸并作为已训练好的CNN网络的输入,得到 f7 层的4096维特征,所以 f7 层的输出是2000*4096。
-
对每个类别,采用已训练好的这个类别的svm分类器对提取到的特征打分,所以SVM的weight matrix是4096*N,N是类别数,这里一共有20个SVM,N=20注意不是21。得分矩阵是2000*20,表示每个region proposal属于某一类的得分。
-
采用non-maximun suppression(NMS)对得分矩阵中的每一列中的region proposal进行剔除,就是去掉重复率比较高的几个region proposal,得到该列中得分最高的几个region proposal。NMS的意思是:举个例子,对于2000*20中的某一列得分,找到分数最高的一个region proposal,然后只要该列中其他region proposal和分数最高的IOU超过某一个阈值,则剔除该region proposal。这一轮剔除完后,再从剩下的region proposal找到分数最高的,然后计算别的region proposal和该分数最高的IOU是否超过阈值,超过的继续剔除,直到没有剩下region proposal。对每一列都这样操作,这样最终每一列(即每个类别)都可以得到一些region proposal。
-
用N=20个回归器对第4步得到的20个类别的region proposal进行回归,要用到pool5层的特征。pool5特征的权重W是在训练阶段的结果,测试的时候直接用。最后得到每个类别的修正后的bounding box。
5. 对应4的进一步解释
测试过程:
-
输入一张多目标图像,采用selective search算法提取约2000个建议框;
-
先在每个建议框周围加上16个像素值为建议框像素平均值的边框,再直接变形为227×227的大小;
-
先将所有建议框像素减去该建议框像素平均值后【预处理操作】,再依次将每个227×227的建议框输入AlexNet CNN网络获取4096维的特征【比以前的人工经验特征低两个数量级】,2000个建议框的CNN特征组合成2000×4096维矩阵;
-
将2000×4096维特征与20个SVM组成的权值矩阵4096×20相乘【20种分类,SVM是二分类器,则有20个SVM】,获得2000×20维矩阵表示每个建议框是某个物体类别的得分;
-
分别对上述2000×20维矩阵中每一列即每一类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剔除重叠建议框,得到该列即该类中得分最高的一些建议框;
-
分别用20个回归器对上述20个类别中剩余的建议框进行回归操作,最终得到每个类别的修正后的得分最高的bounding box。
解释分析
-
selective search
采取过分割手段,将图像分割成小区域,再通过颜色直方图,梯度直方图相近等规则进行合并,最后生成约2000个建议框的操作,具体见博客。 -
为什么要将建议框变形为227×227?怎么做?
本文采用AlexNet CNN网络进行CNN特征提取,为了适应AlexNet网络的输入图像大小:227×227,故将所有建议框变形为227×227。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进行变形操作呢?作者在补充材料中给出了四种变形方式:① 考虑context【图像中context指RoI周边像素】的各向同性变形,建议框像周围像素扩充到227×227,若遇到图像边界则用建议框像素均值填充,下图第二列;
② 不考虑context的各向同性变形,直接用建议框像素均值填充至227×227,下图第三列;
③ 各向异性变形,简单粗暴对图像就行缩放至227×227,下图第四列;
④ 变形前先进行边界像素填充【padding】处理,即向外扩展建议框边界,以上三种方法中分别采用padding=0下图第一行,padding=16下图第二行进行处理;经过作者一系列实验表明采用padding=16的各向异性变形即下图第二行第三列效果最好,能使mAP提升3-5%。
-
CNN特征如何可视化?
文中采用了巧妙的方式将AlexNet CNN网络中Pool5层特征进行了可视化。该层的size是6×6×256,即有256种表示不同的特征,这相当于原始227×227图片中有256种195×195的感受视野【相当于对227×227的输入图像,卷积核大小为195×195,padding=4,step=8,输出大小(227-195+2×4)/8+1=6×6】;
文中将这些特征视为”物体检测器”,输入10million的Region Proposal集合,计算每种6×6特征即“物体检测器”的激活量,之后进行非极大值抑制【下面解释】,最后展示出每种6×6特征即“物体检测器”前几个得分最高的Region Proposal,从而给出了这种6×6的特征图表示了什么纹理、结构,很有意思。 -
为什么要进行非极大值抑制?非极大值抑制又如何操作?
先解释什么叫IoU。如下图所示IoU即表示(A∩B)/(A∪B)
在测试过程完成到第4步之后,获得2000×20维矩阵表示每个建议框是某个物体类别的得分情况,此时会遇到下图所示情况,同一个车辆目标会被多个建议框包围,这时需要非极大值抑制操作去除得分较低的候选框以减少重叠框。
image.png具体怎么做呢?
① 对2000×20维矩阵中每列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② 从每列最大的得分建议框开始,分别与该列后面的得分建议框进行IoU计算,若IoU>阈值,则剔除得分较小的建议框,否则认为图像中存在多个同一类物体;
③ 从每列次大的得分建议框开始,重复步骤②;
④ 重复步骤③直到遍历完该列所有建议框;
⑤ 遍历完2000×20维矩阵所有列,即所有物体种类都做一遍非极大值抑制;
⑥ 最后剔除各个类别中剩余建议框得分少于该类别阈值的建议框。【文中没有讲,博主觉得有必要做】
-
为什么要采用回归器?回归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进行操作?
首先要明确目标检测不仅是要对目标进行识别,还要完成定位任务,所以最终获得的bounding-box也决定了目标检测的精度。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可以用算法得出的物体检测框与实际标注的物体边界框的IoU值来近似表示。如下图所示,绿色框为实际标准的卡宴车辆框,即Ground Truth;黄色框为selective search算法得出的建议框,即Region Proposal。即使黄色框中物体被分类器识别为卡宴车辆,但是由于绿色框和黄色框IoU值并不大,所以最后的目标检测精度并不高。采用回归器是为了对建议框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Region Proposal与selective search更接近, 以提高最终的检测精度。论文中采用bounding-box回归使mAP提高了3~4%。
那么问题来了,回归器如何设计呢?
image.png如上图,黄色框口P表示建议框Region Proposal,绿色窗口G表示实际框Ground Truth,红色窗口G^表示Region Proposal进行回归后的预测窗口,现在的目标是找到P到G^的线性变换【当Region Proposal与Ground Truth的IoU>0.6时可以认为是线性变换】,使得G^与G越相近,这就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解决的线性回归问题,具体往下看。
让我们先来定义P窗口的数学表达式:Pi=(Pix,Piy,Piw,Pih),其中(Pix,Piy)表示第一个i窗口的中心点坐标,Piw,Pih分别为第i个窗口的宽和高;G窗口的数学表达式为:Gi=(Gix,Giy,Giw,Gih);G窗口的数学表达式为:Gi=(Gix,Giy,Giw,Gih)。以下省去i上标。
这里定义了四种变换函数,dx(P),dy(P),dw(P),dh(P)。dx(P)和dy(P)通过平移对x和y进行变化,dw(P)和dh(P)通过缩放对w和h进行变化,即下面四个式子所示:
G^x=Pwdx(P)+Px(1)
G^y=Phdy(P)+Py(2)
G^w=Pwexp(dw(P))(3)
G^h=Phexp(dh(P))(4)
每一个d∗(P)【*表示x,y,w,h】都是一个AlexNet CNN网络Pool5层特征ϕ5(P)的线性函数,即d∗(P)=wT∗ϕ5(P) ,这里wT∗就是所需要学习的回归参数。损失函数即为:
Loss=argmin∑i=0N(ti∗−w^T∗ϕ5(Pi))2+λ||w^∗||2(5)
损失函数中加入正则项λ||w^∗||2 是为了避免归回参数wT∗过大。其中,回归目标t∗由训练输入对(P,G)按下式计算得来:
tx=(Gx−Px)/Pw(6)
ty=(Gy−Py)/Ph(7)
tw=log(Gw/Pw)(8)
th=log(Gh/Ph)(9)
①构造样本对。为了提高每类样本框回归的有效性,对每类样本都仅仅采集与Ground Truth相交IoU最大的Region Proposal,并且IoU>0.6的Region Proposal作为样本对(Pi,Gi),一共产生20对样本对【20个类别】;
②每种类型的回归器单独训练,输入该类型样本对N个:{(Pi,Gi)}i=1⋯N以及Pii=1⋯N所对应的AlexNet CNN网络Pool5层特征ϕ5(Pi)i=1⋯N;
③利用(6)-(9)式和输入样本对{(Pi,Gi)}i=1⋯N计算ti∗i=1⋯N;
④利用ϕ5(Pi)i=1⋯N和ti∗i=1⋯N,根据损失函数(5)进行回归,得到使损失函数最小的参数wT∗。
6. 算法步骤
- 利用selective search获得region proposal(约2000个);
- 对region proposal大小进行归一化,用作CNN网络的标准输入;
- 使用AlexNet网络获得region proposal中的特征;
-
利用SVM进行分类以及线性回归微调定位框。
image.png
7. 缺点
- R-CNN对近2000个候选区域分别做特征提取,而候选区域之间存在许多重复区域,导致大量且重复的运算。
- 对每一步的数据进行存储,极为损耗存储空间。
- 对候选区域进行归一化操作,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