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亦遥想,身边似乎没有相似的人,相似的人在远方。
警示教育:有无将独生子女教成了树根宝宝
“技术不够,道德来凑,显然是难以长久的。”在某种意义上,历史间会显示惊人的相似处,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
战争中,杀人被己方合理合法化了,因为被杀的人被定义为敌人。什么是敌人?是受他方以保家卫国、维护正义与和平为名义征召参战的人家的儿女。
双方在战斗中杀红了眼,杀的人多了,被杀的人多了,习惯了,麻木了,敌人就不再是人了。
后来,局面平和了,大家握手言欢了,有些人困惑了,或曰:如今的和平是战争赢得的,没有之前的战争哪有今天的和平。
二爷爷的故事让我将以上对于战争的思路又捋了一遍,结果仍是困惑。
@顾嫣然正是人性,而且是让人落泪的人性。
作者讲了这么多,旨在推崇言简意赅,理解;简书号称简书,好多专题录入时均有字数要求,好多文章也是长得让人看不下去,不解。
@旌城蜗牛痛感,感痛!将所有的得到都视为理所当然,将举手之劳视为莫大牺牲而吝于付出,everybody 都只想得到,who付出?
简友好名字!
“哪有摆渡人?
自渡罢了。”
简友好句子!
也不会吵架,反躬自省,是缺乏急智?是爱面子?是觉得凡事应该讲道理?是知道的骂人语匮乏?是有点不屑?其实也不太清楚啦,反正可以说几句,争几句,但不会骂架。
"往往阅读体验不好的书籍,反而会让人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感。张爱玲、萧红、王小波、毛姆、太宰治等的部分文字直指人性,针针见血,让人感觉到所属与所在的阴暗肮脏,习惯了读童话与虚饰文章,这个还真难接受和适应。
“只因他们宠着我,我就越发带给他们伤害。”人大多都这样,越亲厚越伤害。倘若人家不在乎你,你又如何伤害得了人家呢?即使你咬人家一囗,人家也只当是被动物咬了,又能伤害多深呢?
——林小姝《读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