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这次疫情影响,有很多人都在同情今年要参加高考中考的同学,但是我也看到过有人说“今年的这次疫情好好爱了一把会在假期里偷偷努力的那些人”。这句话很正确,但事实上,会在假期里努力的那些人平时也一样努力。哪怕在家里缺少了学校里的氛围,缺少了老师们的监管,他们依旧可以做到最好,不排除有人智商确实高于我们,但最多的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强的自控力。
自控力不是超能力,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后期的成长中慢慢演化出来的。
就像在800米的体测中,跑第一圈的时候,你可以跟着其他同学一起跑,但慢慢的你感觉到累了,脚步就自己慢下来了,你就被甩在了队伍的后边;但那些一直跑着前面的同学他们就不累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我曾经看过一个采访,问跑完800米的感觉是什么,答案很统一,都是“累”。排除自己的身体条件之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呢?
我认为自控力首先要拥有的就是克服困难。
我试着跟着我们班跑步快的同学一起跑,等还剩下最后半圈的时候我已经累到不行了,时刻想着放弃,我就一直告诉自己“别人都看着呢,不就是还有半圈吗,再坚持一下就结束了”。跑完之后我就站在那里,累到一直喘气,但是看到自己是第三个跑完全程的人也很开心。这也应了一句老话“坚持就是胜利”。
其次就是客服惰性,养成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铁匠用同一块铁打了两把锄头,一把被农民买走了,一把被商人买走了。农民每天都带着锄头下地干活,而商人没有发现他的价值,就一直闲置了。半年后,两把锄头再见面,被农民买走的那把闪着明亮的光芒,但被商人买走的那把已满是铁锈。
这就是惰性。像我们的大脑一样,只有经常动脑子才能变得更加的精明,面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也会变快。我们形成一个习惯大约是是需要21天的时间。在这21天的时间里,你需要刻意的去维持这个习惯,比如说每天定时定点的坚持读书写字,这个过程无疑是枯燥且乏味的;但等21天过后,你到了那个固定的时间不去读书写字就像少了些什么,那你再坚持下去就容易了许多。但哪怕这个习惯养成了,也是需要天天去维持的,忘掉一个好习惯远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简单许多。等你坚持了两个21、三个21天、四个21天......你就会发现,其实读书写字已经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引用这书里的一句话“一个人,在坚持这种勇往直前、坚定不移的努力数年时间后,就可以应用自如地驾驭自己的自控力,从而实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