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分享每日好话好故事
把专心变成一种习惯,
心不散乱就有定力。
-静思语-
沈从文刚开始写文章时,经常被出版社拒稿。
但他并不气馁,反而沉住气慢慢钻研。
那时,他在书房一待就是七八个钟头,对每篇文章都不厌其烦地打磨。
他的文章越写越有灵气,他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赏识。
后来创作《边城》时,沈从文更是潜心静气,修改了“一百多遍”。
黄永玉评价他:“有时候感觉表叔像神一样。一个小学水平的人,居然这么了不起。”
得益于这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心修炼,沈从文最终也成了一代大师,在文坛享有盛名。
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
每一个圆满的结局,其间都少不了潜心地付出。
每一次一鸣惊人的崛起,背后也得靠安静的力量来托举。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无法预知前路。
但只要静静地往前走,不为物惑,不被名扰。哪怕时间长点,也终能到达自己想要的高度。
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24春之卷
靜思堂的空間需要在地慈濟人共同守護;在這個莊嚴的道場裡,要發揮慈濟的精神理念,身體力行佛法,不能脫軌。p202
「為佛教,為眾生」,就要在人間廣傳佛教,讓佛法進入人群;慈濟人在人群中,要帶好方向,接引人人走上大直道,不要偏向。p202
上人鼓勵年長的師兄師姊提起信心、願力,繼續發揮菩薩良能;寧可「長照」別人,不要因為退化、衰老而受照顧。即使年紀大了,也不要想著要休息,否則讓腦細胞睡著了,身體功能也會不斷衰退。要不斷鼓勵自己起來走動、活動,要持續動腦思考。p202
雖然《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已經告一段落,不過《無量義經》的讀書會、共修要持續進行,讓大家定期聚會,一段一段背誦、練習演繹動作,持續加強身心記憶,持續走在真實道、大直道。p203
與新竹委員慈誠溫馨座談時,上人提起每當想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句話,總是自我鞭策:不能認老,就是老了才要更精進,因為時日不多,要更加重視自己,發揮良能。期待各位年長的慈濟人,要自我肯定「還很有用」,把握因緣走入人群說慈濟,分享自己年輕時如何投入慈濟,為社會、為人間而付出。p204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佛性,只是需要有人引導,才懂得用佛法修行,找出這分清淨自性。菩薩聽了佛法,要身體力行,進入人群發揮慈悲喜捨,將自己知道、了解的佛法傳達給大眾,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讓愈多人理解佛陀來人間的目的。
而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最後『開權顯實』,講述大乘菩薩法,《法華經》是佛法的精髓,是諸經之王,內容很多。我年輕的時候深入《法華經》的法海,發現《無量義經》,這部經簡短而精要,我很用心地抄寫出來,為大家講經。」p204
上人說,眾生共業的業力愈來愈沈重,世間的天災人禍不斷顯現,還有難以消弭的傳染病不斷蔓延,人們必須有所覺悟,多素少葷,不要再為了口欲而殺生。p206
「我們要繼續宣導,推動素食,持齋戒、不殺生,愛惜生命,這是這個時代的『大哉教育』,非說不可,要對大家說『非素不可』,希望大家茹素,保持身心清淨,並且培養道德,多說好話、多放生、多救度眾生。」p207
慈濟對於苦難人的幫助,不只給予物資,最重要的是教育,啟發人人的愛心,把愛心門打開。p211
上人指出做慈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心,即使是每天存一個銅板,或是存一把米,長久持續,也能付出助人。p211
願諸世界常安穩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安樂
2024.06.20【根心筆記】
~ 轉載 德根師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