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用罚抄课文来惩罚孩子
今天来到教室,有孩子告诉我,某门课程的某老师在上课时,遇到同学们比较活跃,不听她的话时,总是会说:“如果你们不遵守纪律,就挑一篇最长的课文罚抄。”
孩子们的说法勾起我的回忆,曾经的我也用过这样的“罚”的方式来管理学生,结果,孩子抄写得字迹潦草,自己批阅作业也是辛苦得很。如果发出罚抄的指令,没有检查的话,以后再以“罚抄”为管理的方式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尝试过用“罚抄课文”的方式管理学生的课堂纪律,实在是一个很烂的主意。因此,后来,我几乎从不用罚抄课文这样的方法逞口舌之快,限自己于不快的情绪中,限孩子于抄写的痛苦中。只要是当过老师的都会发现,这样的罚抄没有任何的作用。
如今想来,这样的“罚抄”其实就是老师,逃避责任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看上去是任课老师在惩罚课堂上孩子不遵守纪律,不尊敬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个惩罚,罚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语文的热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
1.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想通过自己的独特表现引起老师的关注,让他来表达;
2.对老师表达自己的热情,只是选择错了方式;
3.对所学内容不太明白,不好意思询问,希望老师能讲得更清楚明白,于是用打岔的方式表达自己听不懂的意思;
4.对于老师的讲授方式不太喜欢,希望老师能换一种方式来讲课。
而因为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致使老师采取惩罚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情绪,不对的情绪表达方式加上不对的处理方式,难免让孩子产生这样的错觉:
以后遇到有人打扰到我,我可以用惩罚的方式来应对;我只有这样干扰到老师了,老师才会关注到我,老师对我的惩罚是对我的关注,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我干扰到别人,别人是可以惩罚我的。
这样的“惩罚”看上去是惩罚孩子的行为,殊不知,一旦孩子把抄课文跟犯错建立连接,就会在意识中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抄课文是犯错误的结果,以后语文学习中必要的抄课文就成了错误,孩子会逐渐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不好的感觉。因此,我代表语文老师向所有其他学科的老师表达抗议:请不要用罚抄课文的方式来惩罚在你的课堂上犯错的孩子。
如果遇到课堂上孩子们不能专心听讲,我们任课老师应该反思:是不是我讲的内容孩子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是内容太难,还是我的讲授方式老套?要不就是内容太简单,孩子们不要听?或者是孩子们长时间待在教室没能得到放松,太累了?……
总之,如果往下深入思考,可能还会发现很多其他的原因。面对课堂上孩子们不能专注地听课,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个人觉得不妨这样做:
1.积极暂停法。停下讲课,让孩子们静默几分钟,再重新开始。
2.深呼吸法。引导学生用“四-七-八”呼吸法进行深呼吸,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呼吸。
3.正念练习法。在学生安静下来后,通过言语上的正念引导,让孩子安定情绪。
当然,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深入钻研本课程的教材,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想方设法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喜欢的方式学习课程;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上一些教具、学具,吸引孩子投入学习;课堂活动要设计得丰富有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人尽其能,投入学习中;改变评价方式,采取“绝对不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当然,最关键的是,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接纳、包容 孩子的一切情况,深入思考,改变自己适应孩子的不同情况,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心平气和,快乐无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