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画的线,(张立辰)

中国画的线,(张立辰)

作者: 伯乐马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09:51 被阅读0次

中国画线的问题看似抽象,如果以西方科学的眼光来看,现实不存在的,素描中不能用线,线指示面与面之间的转折。对线的认识有不同观念,线是正常的视觉效果。

进入造型后,中国的意象观念,在艺术表现中又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对线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思想都提出对现的认识。在早年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冯时先生的文章,关于湖北临西县发现原始陶片的图案,中国文化对天地空间的理解,有了空间才有线,线的形式才能体现。

8000年前的陶片上曾出现线,7000年前,考古学,历史学中,立象近意。中国人的天地观,阴阳观,爻卦中用线象征天地。中国是象征文化,自觉象征,现成为基本元素,象征风雨,雷电、阳动阴合,进而书画中用线象征。中国人的自觉象征与绘画的功能相近。

中国人的造型观,意象观,中国的线的思想根基是哲学。形式,语言发展形态,卡斯特的作品,《艺术的终结》,离开了艺术的语言审美和哲学,中国的意象上线,象征着生命力,中国累积式的文化丰富多姿,西方颠覆式的文化艺术导致穷途末路。

有艺理到画理,中国话讲究尽意。在中国绘画中,工笔和写意其实都是写意的,用线的质量不同,导致艺术有了高低之分。

80年代笔墨结构观念,笔墨的质量是由文化滋养出来的,组合结构的关系,通过章法布局体话题,笔墨结构的组合,行程形式和格调。

点如高山坠石,线如万岁枯藤。顾恺之的游丝苗,守正创新,一笔一墨的动态尽显中国功夫和民族性的特征。艺术本体的思想和概念中的线不同,有形有质有气,气、形、质,含三抱一。行志的象征,复杂的发展状态,马远的水面有形有质。

审视对象有两度神化之说,把自然之景转化为心理之境,七一度神话,再由心中之境转化为笔墨之境,此为二度神化。

中国话讲究黑白和对比,需要很高的文化悟性。彼此消长转化,可见一个人的绘画功夫。在中国画家中,恽寿平,南田先生用墨最妙。

中国画的笔墨组织布局如围棋布子,起承转合要有气有骨。汾河顺泥笔法线条也有顺泥之分,章法如置陈布势,分朱不白。由简到繁,通过气、势、线把象转化为笔墨结构。

运输过程就是第一度神化,空间虚实,从材料到组合的理法,审美能力组合方式修养决定格调。

相关文章

  • 大写意象紫气盈——写给恩师张立辰兼贺吾师《写意中国画》讲座

    恩师张立辰先生讲座《写意中国画》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热播,作为当年实时在现场聆听了全部讲座的学员,十分激动、高...

  • 著名画家王建军——画中有诗 意在笔下

    艺术简介 王建军,1975年7月生于山东省寿光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专业。师承张立辰,于光华...

  • 立辰作品欣赏

    张立辰,1939年生,江苏沛县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起任教于中...

  • 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建军

    艺术简介 王建军,1975年7月生于山东省寿光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专业。曾授授张立辰,于光...

  • 张立辰作品欣赏

    张立辰,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39出生,江苏沛县人,号渔人,斋号渔人草庐、紫苑。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 2022-11-05

    “道在笔墨——张立辰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1月3日,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道在笔墨——张立辰艺术展”在...

  • 我心狂野——书画艺术家黄阿线彩线艺术履历

    艺术简介: 黄阿线,本名黄苏鸣。1970年生于广东中山五桂山下。号五桂山农。师承张立辰,田黎明,刘庆和,姚鸣...

  • 我心狂野——书画艺术家黄阿线彩线艺术履历

    艺术简介: 黄阿线,本名黄苏鸣。1970年生于广东中山五桂山下。号五桂山农。师承张立辰,田黎明,刘庆和,姚鸣...

  • 线的艺术

    西洋人的线 只是为造型所用 没有经过书法训练 是参透不了中国画的线 中国画的线 表面是造型 里面却藏了性格 也延续...

  • 浅谈工笔牡丹勾线方法 - 草稿

    线描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构成中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线描是基础,是用单纯的线条来表现对象,要准确、简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画的线,(张立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ld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