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22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

6.22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

作者: 馨悦有爱智慧灵性风情万种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0:57 被阅读0次

    富宁读书,每天想办。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复年,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滴动机。爸爸妈妈们常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而苦恼不已,比如说我的孩子怎么这么调皮,我的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我的孩子动不动就摔东西发脾气,我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玩儿这玩儿那的。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呢。

    其实孩子的行为不是问题,而我们做家长的如何应对才是问题的关键,通常一个人的时候问题并不是问题。比如两个人,一个喜欢吃辣的另一个喜欢吃清淡的。他们独自一人的时候,这都不是问题,但是当他们两个要一起进餐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同样的分开,看各自的行为是父母可能是没有问题的。孩子也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当父母和孩子相处父母要管教孩子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比如说孩子从懵懂世界中来,在最初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的事,完全活在当下的。在这一刻他并不会想到下一刻。等他洗澡的时候,他只会全身心去感受肌肤和水接触的愉快,感觉。看到沐浴液涂在身上,然后变成很多的泡泡,或者用小手去打击水,看水花溅起。又或是推着小鸭子在水上玩儿捏,小鸭子让他发出嘎嘎的声音,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如此的新鲜有趣,他透过所有的感官和触觉去看去听去感觉去感知它所接触的这个世界。世界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可以拿来玩的。所以他总是在慢慢的享受慢慢的体会。

    但是成年人是有目标的事和在结果当中的。成年人常常想的是做完这件事接着就要去做下一件事,一切冲着目标而去。等他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想着赶快洗完穿衣服给孩子喂奶。然后早点睡觉,明天才能早点起床。所以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就来了,孩子正沉迷于雨水的细细当中,而大人却一把将她抱起把他从那么有趣的事情当中带走。这个时候孩子通常的行为就是用哭闹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而父母就有可能为此而大声呵斥孩子。

    其实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是活在过程中的。就会接纳孩子的行为停止对孩子行为的不满,转而欣赏孩子的这种活在当下的状态,那么所谓的行为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时候是没有压力的。成年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压力,因为我们不是活在过去的失败当中就是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很少甚至很难在片刻之间,放下大脑里的思绪。而完完全全的活在当下,和自己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真是大人最好的老师,他们教会我们享受当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而不是忍受,生命。除此之外,孩子还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无穷,创意,什么事丰富的想象力,我们成年人就常常本末倒置,忽略了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不懂生活的乐趣就反过来指责孩子行为,有些问题。

    很多父母说自己就像个催命鬼。一天到晚都在催孩子快点儿起床,快点儿刷牙,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而孩子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无所事事,调皮捣蛋。其实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比较主要的一个冲突,孩子们享受生活种种乐趣的行为落在本末倒置的父母眼中变成了不好的行为。

    所以我们应该告诉自己孩子的行为不是问题而家长如何应对才是孩子问题的关键。当我们做父母的转变,思想接纳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的行为自然转变。很多家长客户反馈说因为有了这个新观点之后。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催促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卖下来,给孩子多一点点的时间。

    羊皮应有心理学,有一条预设前提。那就是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滴动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简易是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滴动机存在。动机不会错,只是有的时候行为不能达到效果。只要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只有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她更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动机往往处于简易式的层面不容易被发现,那么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该行为企图得到什么价值。

    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说过所有的行为都有目的。我们要区分行为的意图和结果。

    智慧的父母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意向。

    记得女儿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反吃的越来越少,有一天甚至只吃了一口就说,吃饱了要下去玩。相信很多家长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形,那么到底是孩子胃口不好呢,还是其它的原因呢,我决定问个明白,于是我问女儿,你不想吃了吗,女儿回答说是的,我吃饱了。吃那么少会长不大的,亲爱的,女儿倔强地说,我就是不想长大,这的确是一个很反常的回答。

    长大有什么不好呢,我继续问。我没有问为什么。因为直接问为什么,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可能不如问她不想做的那件事情的坏处是什么。这样对于他来说更容易回答。长大了,就容易老了。老了又怎么样呢,我继续往下追问,老了就会死的,我不想死女儿补充道,死了,又会怎么样呢,也许一般人听到死字会感觉不吉利,会阻止孩子甚至说孩子胡说八道,不过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想了解在孩子心中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所以穷追不舍。

    死了,死了,就看不到爸爸妈妈了,听到女儿这句话,我不禁心头涌出一份感动,真的没有想到他女儿不吃饭的背后竟然藏着这么深的一份动机,藏着这么深的一份善,一份爱。我把孩子叫到身边把她紧紧的搂在怀里,贴着孩子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亲爱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死。但是爸爸妈妈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因为爸爸妈妈永远都爱着宝宝。然后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为了我们活得更久更健康,就要多吃饭好吃饭知道吗,女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不过与女儿的互动我再一次领略到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这条NLP假设前提的威力,不吃饭,不是因为饭菜的味道不好不是胃口不好,也不是孩子贪玩和调皮。只是因为孩子把吃饭和长大联系在了一起,把长大和死亡又联系在了一起,你是师范就和死亡联系在了一起,不吃饭就等于可以抗拒死亡,不吃饭行为背后的动机却是我不想死。我不想死,表面上听起来是害怕是恐惧,可是在更深层确实爱。

    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可爱呀,只不过孩子对爱的呼唤,需要他们的父母用心去听,用慧眼去看。林克莱特是美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有一次他在节目中采访了一个几岁的小男孩瑞德。林克莱特为瑞德说,你长大后想要成为什么呀,小瑞德天真地回答,长大后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那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的时候,所有的引擎突然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小瑞德想了想认真的说。那个时候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要绑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听到小家伙的回答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二林克莱特则继续注视着小瑞德想看看他是不是个想要耍聪明的小家伙。让林克莱特始料不及的是在现场观众的笑声中小家伙的眼泪夺眶而出,脸上流露出既难过又着急的神情。那一刹那,林克莱特币小瑞德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悲悯之情所触动。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林克莱特听见自己的声音,似乎多了几分凝重,小瑞德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所以即便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表面上是多么的不可理解,多么的不合乎逻辑,都要相信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正面滴动机。这就需要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多给予孩子一份尊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好奇,少一点先入为主,少一点主观判断少一点父母的权威。带着尊重耐心和好奇心还有平等心去跟孩子沟通。你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收获一份美妙的亲子关系。

    不要因为害怕下雨就不敢出门、害怕失去就放弃开始,生活向来是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人生有些选择题,无法回避,哪有那么多“我害怕”“我不行”。用尽全力去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早安!

    6.22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22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neyftx.html